今日听书《不管教的勇气》
1.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能够自己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能够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必须要意识到没有人有义务帮助我们,哪怕是父母。
2.不批评也不表扬
批评不是改变孩子行为的好方法,批评不可能给孩子带来改变,而表扬也可能带来恶果,因为孩子可能只会去做能够带来表扬的事情,其实这一点我不是很认同。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跟妈妈唠叨有关,而孩子成瘾跟暴力有关,经常唠叨的后果就是哪怕我知道对我也不去做,因为你唠叨的让我烦。
3.怎么做
愉快的接纳孩子的真实面,每一个孩子都是无可替代的。当孩子做对的事情时,不表扬但是要表示感谢,孩子就会获得价值感。阿德勒说孩子童年时追求两样东西,一是价值感,二是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包办一切,包办在哪里上学,大学读什么专业,甚至包办工作,那么这个孩子一生都废掉了。父母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感受求知之乐,并且不随便插手。
父母必须要知道学习是孩子必须解决的课题,而不是考上大学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很多人是为了文凭学习,为了结果而学习,这是不对的,要追求纯粹求知的乐趣。
父母不要开口只谈学习,这样孩子没有存在感,父母要对孩子表示感谢,在孩子表现的各个方面。很多父母只盯住了孩子的学习,看不见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表现。
4.千万不要跟孩子讲学习是先苦后甜的事,因为学习是一件持续的事。
很多人总会去学习,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上学的时候就不是很爱学习,但是我现在求知欲挺强的,一个人想学了就会去学呗,所以父母不要担心,要有耐心。
让孩子学会去帮助别的孩子
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更容易增加价值感,一个孩子增加了价值感自尊水平自律水平就会上升。
5.要学会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阿德勒说,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包括之前我也听到过一句话“只要有一个人能做到,我就能做到”。如果父母从小给孩子植入一些东西,比如“你自控力就是不行”“你不会有出息”等,孩子是没有改变人生的勇气的。所以父母要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而且《刻意练习》也讲过没有“天赋”这一说。
我们要把孩子的缺点当优点来看待,例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么这个孩子可能是具备发散性思维,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其次就是给孩子布置任务和挑战,把孩子当做伙伴
6.爱,尊重,信任,耐心,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