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共读《好好学习》第一章第三部分: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作者在这一节里,用90后营销达人李叫兽的案例告诉我们,不要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什么是“技术效率”?什么是“认知效率”?
以李叫兽的文章《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为例。文章定义了两种类型的文案:X型与Y型。
李叫兽认为,X型文案是指把本来平实无华的表达写得更加有修辞,用词对称,词汇高级。比如把“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这个简单的表达写成“乐享生活,畅意人生”。
而Y型文案不一样,其文案往往并不华丽,有时甚至只不过是简单地描绘出用户心中的情境。比如,同样表达“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Y型文案会写成:
你写PPT(幻灯片)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李叫兽这篇文章结语处告诉我们:有些人写文案是为了感动自己,而优秀的文案是感动用户。结果是文章点击率快速突破10W+,但是他说的这个问题之前已有很多的广告大牛在几十年前就说过。
正如很多基本概念,比如:市场均衡、用户视角、看不见的手、认知偏差、复利效应、边际成本、规模效应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但也只是自己知道,而李叫兽只是站在用户视角印证了一个道理。
我们买来专业经典著作,报名参加培训,参加行业沙龙,向经理学习业务知识,给客户分析专业知识,掌握了PowerPoint 2016(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的最新功能。我们努力学会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套路,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驾轻就熟,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涌入:我们需要继续看新的书籍、新的文章,学习新的软件、新的套路。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
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之所以一直无法提升,就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而这,让我们陷入了学习的“老鼠赛道”。在老鼠赛道中,我们看起来一直在努力,可是其实是在原地打转。
要想从老鼠赛道中跳出来,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晨星写于2022年5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