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孩子的偏差行为源于ta内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观念和认知。
反过来讲,如果孩子的内在需要总是被发现、表达和满足,ta就会产生和形成积极的情绪、观念、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和行为。
孩子的“需要”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需要:渴望被看见、接纳、理解、尊重、认可、欣赏……
就如一个不肯去学校的孩子,真正的原因并非是想要满足自己“想偷懒”的“需要”,而是因为其“基本需要”长期未得到满足后形成和积累了许多的负面情绪、观念和认知。是一些负面情绪、观念和认知导致了孩子的逃避、退缩、攻击等消极行为!
因此,要想转变孩子的行为,首先要激发和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观念和认知;而要想激发和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观念和认知,持续发现、表达和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是唯一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