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软弱 | 读《自立》1

作者: 大瑞RayD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08:40 被阅读325次

    BVM2月份的书目,《自立》给我的震撼、启发和鼓励实在太大了。我们在谈论心智的时候,总在试图以一种旁观者的方式试图去描述、阐释;即便是采铜老师,也多是从具体的行为和模式下手,在构建一个个外部的模型:长期/短期,时间视角,随机/控制,收敛/发散,具象/抽象,等等等等——这些模型很有用,因为它们非常具有实操性。但在另一方面,它们都还是通往另一个世界心智的指路牌而已。而《自立》则更像一扇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 站在“自立”另一端

    《自立》的磅礴气势,和毋庸置疑的口气,就像一针针强力的鸡血扎在我心脏上。

    之所以让我感触这么大,是因为我曾经感到自己非常、非常软弱。我在人群里不敢表达自己,找不到在群体里自己的位置,对朋友的一些玩笑容易较真;我不知道怎么靠近感兴趣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好恶。我总觉得要对自己做的很多事感到抱歉和愧疚,很容易为未来焦虑、为过去自责。我曾感到抛被入广阔无边的生活海洋,却无处立足,没有坐标系,时常期盼有人能告诉我应该往哪里去,或是拉我一把。

    我上大一的时候,有一次晚上社团活动结束,大家约着去吃宵夜,我就开始心里纠结到底要不要去:去吧,宿舍里还有今天的学习任务没完成;不去吧,每次这种团体活动我都不出席,真的不会“不太好 ”吗?我在这两个选择左右摇摆,骑着自行车在宿舍楼下原地转啊、转啊、转啊,兜了二十几个圈。可以想象这个场景:一颗脆弱的小心脏像一对铁渣子一样,被不同的的磁场吸来吸去。

    所谓迷茫其实都是这样一个场景:我失去了行动的能力,我不知道如何选择,我感到无力。

    “我应该怎么办?”

    ■ 社会这把锤子

    “应该”这两个字,隐含的语境是,在我之上是有规矩的,而规矩是因为预设了人群。爱默生用婴儿和少年的“顽固本性”,示范了自我应有的位置:“真正值得信任的东西根植于内心 ”,人是可以向人群说“不”的。

    可我的成长环境里从来都没有这样教育过我。

    年长者总试图“教育”我们的,就像王小波所写:“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衰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长辈总是试图以一副过来人的面孔告诉我们,你还小,不懂事;我们经历过这些,听我们的吧。即便他们本意是好的,希望我们少吃一些亏,本质上难道不还是在用外部的体系给我灌输潜在的恐慌吗?即使是提倡创新的今天,思想的原创性也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本科上设计课的时候,仍然有一类老师保持着应试教育的家长式思维:当你提出一个想法的时候,他不会去分辨和提取你的想法的初衷、原生的部分,而是不由分说用他自己工作多年的“经验”来压制所有不符合现实的想法——个人创造的积极性、自我生长的那一点点火苗和种子就这么被掐掉了。

    个性总是让管理者感到麻烦的,因为不可预测:“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我们的文化顽固地坚持了一种群体内的秩序,因为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拥挤地生活在一起。社会这把锤子,总要把大家敲打得足够圆润了,才能把大家齐齐整整地堆放在一起。

    所以,“一般人总是忽视自己的思想。”我需要别人来告诉我应该去哪里,怎么做,为了什么。我觉得自己想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是无关紧要的。“我是无关紧要的”,每次当我感到软弱无力,都有这样一个声音隐隐绑住了我自己。就像我现在写的这篇东西一样,我经常被自己内在的否定声音打断:“这里写得好奇怪;是不是道理太多了;这里缺少合理的推导……”表达的冲动、思考的流动总是受阻碍。有时候终于达到,“啊我怎么这么废柴写不下去了”。

    说到内在的声音,总避不开原生家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个审查者,假想着别人会怎样看待我们、怎么评价我们——我们已经将他人的眼光内化成了一个模糊的实体。而这样内化的声音,最初往往来自父母。我想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到达一个阶段,无论他怎样反抗或是妥协,终于发现自己身上深深烙印着家庭的影子。我们自己身体里不断上演的矛盾和冲突,生活里重复经历的自我循环,投射出的正是自我与环境两者关系的缩影;它是我的一部分,又不是自我本身。

    ■ 以弱为强

    我并不觉得自立就意味着自我要强大;恰恰相反,我觉得软弱是自立的起点——我的迷茫、矛盾、焦虑种种,内在的冲突不可遏制地沸腾。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内在的声音,但渐渐地我发现那都不是“我”,那只是外界投影在“我”身上的一部分而已。我曾经的强大不是真的强大,那力量是借来的;我坚强的外衣其实是牢牢紧握的疑虑和恐惧。我不可能去掉这些东西,它们并不受“我”的控制;但也正因为看清了它们并不是“我”,我才能学会跟它们相处。

    当内心的声音从“我怎么可以这么弱”变成了“哎,走不动了不如趴一会”,自嘲和戏谑中滋生了一种全新的力量。软弱有两种,一种是面对幻想的无力感;另一种就像路上的石头——你看见了石头,不仅可以绕过去,还能捡起来当做武器。正如当我明白我的大脑是一台老旧的机器,大脑的bug也可以变成生活的工具。正如那个想出“结构化拖延”的老爷爷,把最需要的事放在做事清单的第二栏来骗自己用“拖延”来做事情;正如我明白“简单归因”的倾向,不如就把一切归因为“我是棒棒的”。对我来说,承认自己是弱鸡就是第一次勇敢。我并不想将“弱”也看做一种功利性的东西。只是在我理解,爱默生的“成为我自己”之中,软弱来自跟一种跟外界抗衡的幻想。弱也好,强也好,都只是自我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燕子心说:一点感悟:
        1.迷茫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看不见自己的内心的声音
        2.中国文化集体意识潜移默化,从小被家庭学习社会教育“应该”,脑袋里满是别人的声音,淹没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个人意识总会被各种力量扼杀在摇篮中,只因你和别人不一样,吊诡的是,这也正是每个人的独特性,独一无二。找到自己的声音,不过成别人的生活,需要时刻觉察,问问自己内在,这是我吗?
        3.弱和强是一回事,只是一体两面,像水,可以一滴入海,很弱小,也可以水滴石穿,很强大…
        燕子心说: @大瑞RayD 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相对来说,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所以创新创造能力强大,例如硅谷华尔街奥斯卡等等,中国目前不能望其项背,实在令人扼腕。个人浅见,谢谢推荐道德经哦。
        大瑞RayD:@cathy1314 其实倒不是中国文化特别,所有文化都有这样的惯性。你对水的领悟很道德经哦。
      • 斐狐:学会承认自己弱,是一个普通人,这是我从学霸猫第一次学到的东西,也是我认知自我的开始。而现在,开自己的车,懂得和软弱的自己合作,使而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人。正视心声与想法,这非常重要。

      本文标题:当你感到软弱 | 读《自立》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qc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