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小就清楚认识到“只生一个好”。父母会获得一个红色本本的光荣证,凭这个证每月工资都会多领那么一点。不论是吃穿住用,若自己以够了为由“不领情”,父母总会教育说:也是只有你一个,什么好的都留给你,还不珍惜?
于是感觉自己从小就是泡在蜜罐里的,安全感十足。后来稍大一点,开始有“独生子女容易霸道任性”之类的话题见诸报端,当时就纳闷,我们不是好好的吗?谁霸道任性了?说的好像再往前,独生子女还来到世界上就一切太平似的。
等到现在,开始流行二胎了。广告里孩子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表示一家人的常规画面,改成了父母各牵一个,而且通常是一儿一女。这时候不是“只生一个好”,是“一个太少两个正好”。
每一个坚持生一个的理由,响应二胎的就有生二胎的理由。其实其他事情也是一样,买房有买房的理由,租房有租房的理由;朝九晚五有朝九晚五的理由,在家自由职业有自由职业的理由。
小时候被教育看问题要“辩证”,其实那时就似懂非懂。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真遇上事,到底是福还是祸?特别是在需要理智决策的时候,更倾向一个准确判断。而事实上,不管最后决策做了何种选择,我们都倾向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两害相较取其轻。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一个人面对新的情境时,会产生新的认知,但新的认知要是与自己先前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那就会产生不适感,这就是认知失调。
这种不适感会激发人们去减少失调。态度,或者行为,必须改变一个。要不对新认知予以否认;要不不断学习接受新的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但其实,第一种可能更省力,也更多人采用。因为这可以算是一项根深蒂固的人类特性。我们越笃信自己的判断,就越容易对质疑这些判断的证据进行认知上的否认。所以对于生二胎也好,买房也罢,对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找出无数理由予以支持。但有一点不一样,有人在主动选择,有人在被动选择。被动选择的人相信了那些理由。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和默里尔•卡尔史密斯(J. Merrill Carlsmith)还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实验。他们让71名实验参与者重复做一件极为枯燥单调的事情,参与者们当然都对这件事非常反感。但是,参与者们被要求去劝说自己的朋友也来做这件事情,告诉他们这是一件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参与者们有的得到1美元的报酬,有的得到20美元的报酬。
所有参与者们都被迫陷入这样一种认知失调,“我告诉别人这件事情很有趣,而实际上我觉得它非常无聊”。这明明是在说谎,但是,有意思的是,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比得到20美元报酬的人在说谎时更心安理得,因为他们更容易相信,我不是为了钱才这么说的,我真诚地认为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得20美元报酬的人却会觉得自己是在为了钱才说的谎,因此反而更愿意承认“我不是一个说谎者,但我却说了谎”这个事实。
得1美元报酬的人比得20美元报酬的人更积极言不由心地劝说别人,当然,他们也更不容易清楚知道,自己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由心”。他们因为没有金钱利益的动机,所以需要相信自己是真心的,没有说谎,以平息自己的认知失调,而得20美元报酬的人则比较不需要平息这样的认知失调。
如果给人们一定生育金用来奖励二胎,和没有奖励两种政策,你以为哪一部人会更加坚定的生二胎?于是身边所有生二胎的人都说不是奔着国家政策的,真正北上广的一线城市不论如何进行奖励都没有他们来的积极主动。
最近很流行“义工”,不论是茶舍还是客栈、书店,开始的时候有人会怀疑这些“义工”们靠谱吗?但结果恰恰相反。他们倘若不是相信自己是因为真诚热爱这个行业,岂不等于承认自己犯傻?义工们不但不觉得犯傻,反而觉得光荣,这便能平息他们的“认知失调”。然而,许多旁人不认同她们这种行为,那是因为他们身处于认知失调的情境之外,所以觉得那是一种非理性的奇怪行为。
谎言是一种构筑生活世界的伪劣材料,在真假难辨的情况下,被欺骗者会心甘情愿地用它来构筑自己的生活世界图景。即使在明白的情况下,告别这样的生活世界图景也是很困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