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进入了固定的下一流程—写作业。每一天都会在开头花费不少时间——找工具,前一天削好的几支铅笔,今天看,就所剩无几了;橡皮,每天都会消失,每天有每天的理由。昨晚,打开笔盒,淡定地提前报备“今天要拿一块新的橡皮了,昨天那一块送给郭**了。”听到这个报备,挺平静的,同学间互相帮忙挺正常的。他补充到“我会分享,把橡皮分享给了郭*。”他在解释自己的动机,我也还是欣慰的,接下来的一句话,瞬间,把我拉垮了。‘’我是男生中最小的,她是女生中最小的。“老母亲明白了,你们之所以是好伙伴,惺惺相惜,是因为彼此有一个共同点“最小”。耐着性子问了一句“你想成为最小的吗?”他都不想用语言来回答,直接摇了摇头。
“我是男生中最小的”,一句话扰乱了我的好睡眠,不到六点,就清醒地睡不着,自己回想着造成这个问题的种种原因,每一次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给队员们分配了任务,但是都不当一回事,像哄我一样,应付几天,过去了就过去了,再不提了;清淡无味的饭菜;不带着运动的队员......越想越难受,就把他爸叫醒,噼里啪啦一段,把自己那些不满意的点都倒给他,让他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随之,娃也提前醒来,眼睛都还没有完全睁开,让他穿衣服起来,说带他出去跳绳,结果他以“还没吃早饭”为借口拒绝了邀请,顿时引发了我的火气,噼里啪啦再一顿说。其实,也不起作用,只是自己焦躁而已。
昨日,还看到一句关于育儿的话“要在他做对的时候教育,而不是在他做错的时候教育”,当时有触动,还认真地记在了笔记本上,还专门找了一位鸡娃妈讨论了一番,相互勉励,要用正向教育,要践行“在他做对的时候教育”。信誓旦旦地要回家去实行。昨晚,重心都在娃身上,听到他自己唱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立即趁热打铁:“我们看看它的前一句是什么吧。”手机搜出来放了一遍朗读,顺势继续引导“我在弟子规机器里有听过这首古诗,是唱的,很好听,你要不要听?听的话,我去找遥控器。”“听听,快点,去找遥控器。”他的热情被带动起来了,于是打开机器,悄悄地按了“单曲循环键”,一遍又一遍地放给他听。在给他换睡衣的间或,也不忘和他互动,“日照什么?”“生什么烟?”“飞流”......想要把这一首古诗输入他的记忆库,还算顺利。进入被窝了,继续诱导“你认识了那么多字,绘本都可以自己读了,如果不读的话,很多字就会忘记,来,我们读一本绘本吧。你要成为你们班上读绘本最好的(把想要说的前半句压了回去:虽然你是班上最小的,要用其他优势来替补)。”他自己也应和“我每天在家悄悄读,去幼儿园就是认识的字最多的啦。”随后他自己读了几页,发现太长了,又来提条件“有的太长了,妈妈你来读长的,短的我来读。”“成交。”就这样,在和颜悦色中,愉快地学了一首古诗、读了一本绘本,一切那么美好。
那知,过了一夜,就又没有按捺住自己的情绪,一早又数落了他。老母亲,还是要继续修炼,直到做到“心静如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