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儿子起床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没意思”,我知道他这次的成绩与排名,让他处于一种浓浓的挫败感之中。
我安慰他说,不要太难为自己了,第二名,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即使再差又能怎么样呢?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糟糕了。
儿子,是呀,小峰的目标是年级第一名,他说如果这一次还是考不到,他就不活了。当成绩出来之后,他连班级第一名都没有达到。他立即反悔,对我说,还是算了吧,也不是那么差,他这一次是班级十五名。小杰也是,他的目标是班级第一,结果只是勉勉强强地保住了班级前十的组长宝座。他失望,但也庆幸,不至于太差。
是呀,结果哪能尽如人意呢?人啊,不可能老是成功,不经历一些挫败,怎么可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呢?
我和儿子对于“不如意”达成了共识,相视一笑。
对了,你前几天还说小煊不争气了,说她“参考”你的作业。如你所愿,这次她是太争气了,居然考到你前面去了。你又有了一个强劲有力的竞争对手,不会感到孤单了吧?
是呀,她让我有了压力,也让我有了动力。儿子表情复杂地对我说。
今天可能会重选组员,你一定要好好地选择。班主任说,她不希望你每次都选择靠后面的位置,这一次,你尽量往前选。
嗯,我知道了。我太高了,坐在前面会挡住后面同学的视线,所以特意往后坐。我也觉得坐在后面的体验不算好,别人对我的干扰比较大,后面的有几个同学老是讲话,会影响我学习。
知道了,体验了就好,不用我们提醒。这一次你自己再重新选择。考试的事情儿已经过去了,今天就不要再想了。
儿子说,嗯,我知道了。其实,我昨天晚上就想明白了。
儿子收书包,我提醒他,你水杯倒水吗?
哦,忘了倒水,你帮我到。儿子说。
你自己倒,我没看到杯子,你是不是没有从书包里拿出来?
拿出来了,你自己再找找,我再核对一下作业,儿子对我说。
儿子有计划地安排我帮他做事,那我就帮帮他吧。
不好!作业还差一点点没完成,我得马上解决,一分钟就够了。儿子一边说,一边开始写。
不着急,还有五分钟呢,我对儿子说。儿子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昨天晚上心情不好,杂念太多,影响了正事儿。我就不用再说教了,免得给他徒增压力。
儿子出门时,我递给他水杯,他慌忙出门。我说不着急,时间刚刚好,我把杯子放进书包的侧兜,没注意到他换新书本里,中间有隔断,放空了,杯子掉在地上了。
儿子心疼他的杯子,责怪我,你怎么搞的,让我不着急,你倒是急了。
我捡起杯子,重新放进去。不开心地对他说,已经掉了,你就不必再责备我了。我急是为了让你不急的。说完,我的表情由不悦变得温和起来。
儿子笑了,我们彼此原谅,相互不责怪。我递给他口罩,他开心地去上学了。
2022年2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