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谈的读书有效,不是指心理上的满足,不是指从书中读懂了热爱生活等等这些虚无缥缈的感觉和道理。
而是说怎样读书,才能真真正正获得知识,吸收知识,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我一个问题:我也爱读书,但我却不能谈论什么,也写不出东西,这是为什么?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人读书是散漫的,没有针对性,只是把读书当消遣,并没有如饥似渴地从书中汲取知识。
书不是好读的,读书是苦的。如果只把读书当消遣,那永远只能停留在消遣的份上。
首先,读书要选书,选书要有目的性。你现在的目的如果是想让自己更有学问,那你就得读一些知识性的书。知识性的书,或者说学术性的书,比小说散文要难啃,但是啃完一本收获要大得多。比如你想看唐诗,不要去看什么风花雪月的文辞优美的重复性的赏析文章,而是应该去看唐诗的历史,唐代大诗人的传记及作品。
其次,读书要踩下一个点后,然后辐射式的努力。你可以选一方面的知识,比如我有段时间喜欢佛学,那我就看佛教史,看佛学常识解析,看佛学典籍讲解,一年下来,啃完几本书,我觉得我对佛学的了解要多于身边人的。
最后,最关键的是,再多再好的知识,我们记住了才是我们的。不然丢下书本,我们什么也不是。所以这个时候,最笨的是方法也就是最好的办法,背。举个例子,你读完庄子,和别人谈论时,感慨再多,也不如背出几句,什么天地一指,什么万物一马,什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等。
我们应该记住,读书不一定是做学问,但做学问一定得读书。如果你想学富五车学识渊博,而不只是表面文艺,那就必须下苦工夫读书。做笔记,背书,写感悟,甚至写论文,一点也不能少。书山漫漫,要想脱颖而出,还得珍惜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