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思维模型OODA
在新加坡的时候,新加坡的大区经理每个月会给我们一份店铺的收支表,他会要求我们这些经理,分析这张店铺收支表,针对表里面超出公司预算部分的进行调整,然后要做出决策,最后要采取行动。
下个月的公司会议上会要求我们汇报观察这张表分析出来什么异常,是如何采取调整的,并决定采用什么措施来执行的,以及最后是如何行动的,行动的结果是什么。如此周而复始。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后面经营和管理天猫店铺和京东店铺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就是美国空军上校约翰.博伊德提出的OODA循环理论(Observe,Orient,Decide,Act.即观察,调整,决策,行动)。人人常常说商场如战场。战场时刻在变化,商场也是。所以这种决策的思维模型OODA也是适用于商业上的,而且有时候我们一直在用,只是没有把这种思维模型提炼出来。
OODA循环理论也是讨论复杂科学的,如何在看起来混乱而无序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的迭代与自我调整。OODA的思维模型还更多地运用于敌我双方博弈上。
按照OODA循环理论,敌我双方取胜的秘诀是看谁能更好地完成"观察-调整-决策-行动"这四个环节。双方都从观察开始,观察自己、观察环境和敌人。基于观察,获取相关的外部信息,根据感知到的外部威胁,及时调整系统,作出应对决策,并采取相应行动。
在OODA循环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调整",一步错,步步错。伯伊德指出,己方的目标应该是抓紧时间,先完成一个OODA循环,然后迅速采取行动,干扰、延长、打断敌人的OODA循环。
思维模型的优势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我们的惰性,让我们可以有方法和步骤来执行。比如说我回顾之前指导公司同事如何运营店铺,但是发现他们就会一直停留在观察上,经常只是看数据,却没有做出调整,决策,行动。当时没有思维模型的概念,只是隐约觉得哪里不对,但是没能说出具体缺失的环节是什么。
我们不能在自己的盲目的工作经验积累中获得长进,我们得在有限经验的思想整理中获取知识的力量,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中用,用中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