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得闲的时候在看《无耻之徒》,里面很多都深有感触,像是一下子就把各种捧吹成功的社会风气带来的崇高自我价值泡沫戳破了一样,哭过之后反而轻松了。
留学能见到的东西因人而异,我没体会到什么生活的艰辛,钱不够是自己乱花,最后也都解决,而自我价值感的破碎是因果报应,整日浑浑噩噩做着美梦,焦虑但实际只是各种逃避浪费时间,埋怨家庭给我带来的伤害如何让我的自我破碎到现在都难以修复,在语言学校维持着还算乖巧的假象,回到家就原形毕露不得宁静。
留学没我想的那么好,也没像我想的那么糟,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我的雄心壮志落到地上成了堆泡沫,我的担惊受怕落到地上也成了堆泡沫,混在一起像个幻境,忘了自己究竟是想干什么。
想改变人生。
这句话也跟个泡沫一样,虚得很,说出来就否认了之前的人生,承认了自己是个败者,带着败者的不甘,终究是败者。失败是不会一朝之间靠一句决心就能扭转的。失败是许多原因层层叠叠堆在身体里的,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股惯性,要把自己从决心里拽回去,惰于无为,抑郁于无为,因无为而耻,又因无为而心安理得,最终又是败者。
我向来是个愚蠢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是梦想主义者,眼前永远是完美到无瑕疵的图景,认为那是自己定能达到的终点,即使知道我离那里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却愚蠢地如此笃定,死到临头才意识到之前的乐天不过都是怠惰的逃避,逃避我究竟是怎样的人,逃避我究竟在哪里,逃避现实,逃避曾经不名誉的失败,逃避不包含在我的幻梦中的一切。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此前一直苛求自己,责难自己,无论什么都揽在自己身上,仿佛我就是原罪本身,现在终于意识到这完全就是扯淡。
这是我那眼高手低的父母加诸于我身上的十字架,他们的幻梦勒紧在了我的身上,一样的只关注眼前美好的图景而从不注意自己做了什么。一个充斥着不耐烦、责骂、控制、明目张胆的窥视、家暴、冷淡、目空一切的家庭怎么孕育出他们想要的完美健全的孩子?更遑论世间那可笑的孝顺论,还有不分黑白和事佬一般谁都有错的论调,更有那推卸责任的“都是你自己不努力”的老生常谈,绞杀孩子仿佛他们憎恨孩子。
独生子女使我不像加勒格一家那种有个大姐保护,兄弟姐妹之间各自庇护,应庇护我的在勒杀我,我成长过程中学会的就是如何保持沉默和暗度陈仓,念着有朝一日远走高飞,可耻辱加注的失败感如影随形,乐此不疲地摧毁我建立一点就再度破碎的自我。
来改变人生吧。
这么说着,无非是美好的愿想。
《无耻之徒》戳碎了我被灌注的那些完美崇高的思想,让我发现了我究竟处在哪里,又是怎样的人,我为何如此糟糕,我又为何并不是那么糟糕。
我很庆幸我在23岁之前终于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脚下,也终于能够回首过去分清哪些是我的失败哪些是我父母的失败。
我应当走出去了。
真正靠自己,走自己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