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名潜水员,在潜水的时候碰到一只绿海龟。他突发奇想准备和绿乌龟来个比赛,看看到底谁游得快。
比赛开始了,这名潜水员一下子就游到很远的地方了。那只绿海龟好像一点儿也不着急,还在那慢悠悠地游着。潜水员想,都说龟的速度慢,看来一点不假。
既然绿海龟游得这么慢,也没啥可比的了。潜水员就自顾自地继续往前游着。途中,有过几次反向的浪潮,潜水员都挣扎着游过来了。
在最后一次反向浪过去后,潜水员突然发现,那只绿海龟不知什么时候已游到前面很远的地方了。
潜水员很纳闷,他不服气,决定再找一只绿海龟比比看。但是,他再次输给了绿海龟。不过,这次,他留意观察了绿海龟。
原来,绿海龟虽然游得慢,但是它遵循着海水的规律。当反向浪潮扑来的时候,它就用很少的力气,让自己够浮在原地就可以了;而当海浪方向和它前进方向一致时,它就会加速划行。
而这名潜水员并没有遵循大海的规律,一直在划水,尤其在反向浪来的时候,更是用尽了力气。之后,自然就没有更多的力气游行了。所以,最后输给绿海龟也在情理之中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们很多人找工作时的情景:整日穿梭在各种招聘会中,也难找到一份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与自己的目标相去甚远;要不然,就是面临着“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纠结,等等。
这些工作的烦恼,人生的困境,就像大海的反向浪一样,不断阻碍我们前行。而往往越是这样,我们越会迎头硬上,最后反而弄得精疲力尽。
为什么我们越迎头硬上,越会精疲力尽?
其实,我们陷入了努力的误区了。
如果,在反向浪来的时候学习一下这只绿海龟,说不定效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纳闷了:绿海龟不就是停在原地么,有啥好学的?难道在困难来的时候,我们只要保证原地踏步就可以成功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绿海龟并不仅仅是停在原地,而是它认准了自己的目标,没有在其他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学习绿海龟的精神呢?别着急,这本《世界尽头的咖啡馆》里,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约翰·史崔勒基。他曾经和我们一样,一度非常迷茫。虽然他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还曾在企业工作多年。
但是,在他32岁那年,他却突然不顾一切地裸辞了。这之后,他带着妻子,踏上了环球之旅,这一走就是7万英里,一去就是9个月。
在这9个月时间里,他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最后,他终于悟出了关于绿海龟、关于成功的一些真谛,写成了这本书。前面我们说的那个绿海龟故事,就是约翰·史崔勒基所讲。
那么,这本《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和绿海龟到底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第一份工作到底该如何选择?并且应该怎样学习,才能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然后认准目标,获得成功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做到以下四点就可以了:
一、 提防广告
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又无孔不入。不经意间,我们就有可能被它侵蚀。广告的作用并不是简单地刺激我们购买的行为,而是会给我们制造恐慌,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干扰我们的主要目标。
比如,哈根达斯的广告语是“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这个广告语一出,引得无数情侣为之买单。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广告商抓住了情侣们的心理。他让很多女生们觉得,如果男朋友不买哈根达,就代表对方不爱自己。他还让男生们觉得“赶紧去买吧,要不然女朋友一定会认为我不爱她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对方爱不爱自己,和买不买哈格达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是,依然会有很多人去买。
再比如,房子的广告语,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击破我们的心里防线。如“给梦想安个家,给心灵找个休憩的地方”、 “想要有个家吗?我们已为你准备了温馨小巢”、“置业书香之所,给孩子最贵重的礼物”、“之子偕老,用一生幸福时光俯瞰南城无限风光”……
这些广告语用“安全感”“幸福”等来迷惑我们,刺激我们消费。而我们往往却很难抵抗,经常不幸中招。
为了有钱购买这些商品,我们不得不尽快找到工作、好好工作。虽然,有时找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理想的。但是,没办法,谁让我们需要钱呢?
虽然,我们可能还记得自己的目标,也会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没关系,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可是,事实呢?我们每天依然在不停地在“买买买”和“做做做”之间循环往复。
即使,很多人到退休,还仍旧选择工作。
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防广告,不要被物质所迷惑,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初心,不要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二、远离网络
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现象:工作的时候,只要拿起手机,刷会朋友圈和短视频,转眼半天时间就过去了。之后,再想集中精力工作就很难了。那么,为什么我们刚才刷朋友圈和短视频的时候,却能全神贯注?
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把有限的注意力耗在这些网络资源上,等真正想工作的时候,注意力却被用光了,自然就无法集中精神了。
所以,我们要想取得成就,就得把有限的注意力,专注做重要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远离网络的干扰,这样才能保证高效工作。
三、找对方向,再考虑如何前行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然后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往前走”,这句话看似很励志,其实并不合理。如果,万一人家是在悬崖边跌倒的呢?那么还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么?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对。
比如,《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都听过。那个人虽然有匹好马,驾车本领也很高,自己也有恒心和毅力。但是他要去的楚国是在南方,他却一直往北跑。
你说,他这样的努力,最后能成功么?
很显然,并不能。这只会导致他离目标越来越远。
再比如,职场中,我们要想提高某样产品的销售量,一直在那降低单价上努力。最后,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销售量依然没有上去。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就得考虑是不是方向错了。如果从其他角度突破,说不定发现问题出在服务上。
所以,成功并不仅仅靠努力就能实现的,关键还要看方向是否正确。
四、现在开始,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起
很多人可能会想,我也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限制条件太多了。比如,我靠什么挣钱?能养活自己吗?如果一直没有成功,被别人嘲笑、看不起该怎么办?
很显然,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
真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都特别有激情,并且做事时都全力以赴。他们会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
舍得花时间,又充满干劲,更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这样他们就把喜欢做的事情,变成了擅长做的事情。这就相当于在某个领域垂直深耕了。
你说,找工作、赚钱,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件困难的事情么?
显然,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
比如,高晓松。
他为了追求艺术,在天桥弹琴卖艺、去大学卖唱;没有经费、乐器超烂;一张火车票,一把吉就远去他乡,开始了他追求诗和远方的道路。和别人挤过宿舍、被学校保安抓住、困难到连饭都吃不上,等等。
但是,无论多么落魄,多么艰难,他都坚持下来了。最终,他活成了我们眼中羡慕、洒脱的模样。
这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的力量。
因此,我们不要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不活自己。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最好。
不过,这样“最好”的成绩,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
所以,我们要想成功,就要先从一点一点的小事做起。
比如,我们每天可以留一个小时,从读一本书,做一个运动,学习一个知识开始。慢慢地,再从一个小时变成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一段时间后,等你一回神,就会意外地发现:原来,我们已经把很多精力放在想做的事情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