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表

作者: 一许青衫一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13:53 被阅读0次

记录古人的生活情趣与智慧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表一
二十四节气表二

夏至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夏至是北半球中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日那天,整个地球上除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在西北方落下的。
夏至节气一般在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为者,至有三义;一以阴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阳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为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夏至说: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气温升高,应多吃祛暑气的蔬菜瓜果,而脆沙沙的西瓜水分充足,是夏季不可或缺的美味。

小暑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这时江淮流域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起来,有民谚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指天气太热了,人变得散漫,连三餐都懒得准备。其实,酷暑时节,人们应该通过适当的“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

大暑

火云烧晴空,大暑金石流。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立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处暑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斜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白露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白露,是九月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个节气,意味着仲秋时节的开始。天气转凉,清晨的草叶上时常会凝结晶莹的露珠。此时温差渐大,吃吃热乎乎的红薯,真是由里而外的暖起来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此时期,饮食上尽量少吃海鲜,海鲜大都性凉,白露时节温度又较低,不适宜多吃,以免脾胃受凉,诱发胃溃疡。白露时节的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山药等,这些饮食有清肺润燥、止咳平喘、补养气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秋分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秋分,是一年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日夜均分。自秋分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天气一日凉过一日,除了加强保暖之外,吃吃温润又有营养的百合,身心都会觉得更温暖舒畅。

寒露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气候已从凉爽转向寒冷,地面的露水也将凝结成霜。栗子营养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能给人体供给较多的热能,非常适合凉凉的秋天食用。

霜降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 《赋得九月尽(秋字)》唐·元稹
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冷,开始降霜,是冬季开始的标志。“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此时天气渐凉,一定要注意保暖,可适当做些运动,吃些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

立冬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冬季的起点,亦是汉族重要的节日之一。立冬这一天,北方会吃饺子而南方会则选择混沌来作为当日的传统食物。当然,因为要进补,所以用鸡鸭,羊肉烹饪的菜肴也是这一天的重头戏。

小雪

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晴时不共寒。
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眼前多事观游少,胸次无忧酒量宽。
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
   --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其一》 北宋·黄庭坚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之时,雨由于受到寒气所迫而凝结成雪,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这个时候就特别适合品尝一下温润的荸荠,来祛除冬日的寒冷。而且,荸荠的通便效果很不错哦。

大雪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节气,天气更加严寒,下雪的概率也比小雪时更大。这个时节鲜嫩的冬笋正应季,尤为值得一尝。

相关文章

  •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表24 solar term meter,是中国历法中二十四个特定节令的列表,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 节气

    2021年二十四节气表 节气日期节气日期节气日期立春02.03雨水02.18惊蛰03.05春分03.20清明04....

  • 二十四节气表

    记录古人的生活情趣与智慧 二十四节气表 夏至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夏至...

  • 公元2020年Ⅱ二十四节气表

    公元2020年(庚子(鼠)年)·二十四节气表 「春」立春 2月4日 17:03:12 雨水 2月19日 12:56...

  • 深秋•向我

    文、摄影:菡萏莲荷 深秋时节,北方的花草树木,以绮丽的色彩,宣告着主权。 对二十四节气表达得淋漓尽致的,算是花草树...

  • 大雪,感知冬天的情意

    今天,二十四节气的大雪。也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节气表示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

  • 惊蛰丨醒了

    二十四节气表, 从小学就在背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今...

  • 【冯钇嘉桐】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

  • 于立夏

    我可以很流利的背出二十四节气表,但你要是问起我春雨后面的节气我还真的不了解。今天是立夏时节,刚刚翻过日历才发现,原...

  • 学习了解小雪节气

    到底是顺应四时节气,到特定的节气, 天气变化就是挺大!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干支的对应,阳对阳 二十四节气表 十二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四节气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z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