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点,要活的像一个年轻人。”
可我觉得大多数人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模糊的痛感,像是戳中了我们正在经历的某种生活。年轻又该是什么样子?其实我们总是在困惑迷茫后才真切的发现,我们只不过是把年少时每一次的不甘和遗憾都归结于它身上罢了。
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我踏进这个即将生活四年的校园时,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我只是很纳闷,我在思考——我另外的一个人生是不是要开始了?
我也过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可是最后才意识到,即使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最后也会走上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正如上大学的初心也并不是闲人用来比较高低的门槛。
郝景芳在《生于一九八四》中有一段话这样说:“人最终要走上一条由自我意志推动的路。”事实的确是这样,而当我不得不带着一种自我迷失的荒诞接受现在所处的圈子,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消磨无聊的反思时。我意识到这样的反思实在是不应该出现在我身上,或是在这种苦痛的反思中突然被一盆冷水浇的清醒过来——即使在这样的圈子,我也能应该试着再去追求我不会再有人提醒的梦想。正应了那段话后面的陈述:“你越痛苦,就越说明周遭处境和你的意志之间不匹配。”
事实也总是这样,自己走过的路自己永远知道好不好走和有没有好好走。至于走到了什么地方,看到的都是些什么风景,还有就是面对这些风景,自己心里生出的那些个感觉,也永远只有自己才能真切的知道。
我过去以为,高考结束了,我们这些人就可以解放。可当我步入我的大学,开启了我所认为的——我另外的一个人生。我仿佛明白了“解放”的真正意义——别人铺的路走完了,该自己铺路向前了……
这尽管是前人留下的话,但也确实是这样。以前是走路,只管走,走到高考结束,走入大学。可是现在,没有人要你走,但你也必须走,走到你认为满意了还要继续走下去……从前是走路,现在是铺路,这就是高考之后的变化。
路是自己选择和自己走出来的,我意识到我的年轻可能会在我没有目的的大学生活中慢慢的被我自己无聊的消磨,最后假装留下一个遗憾的结尾在臆想中自我感动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于是,我给自己的大学规划了一整个大一的时间,去为了一些目的做一些事。去搞一些东西,去演讲、去辩论、去做志愿,去把一个个冲动的想法变成现实。再于是,我便迷恋上这种忙碌的感觉,朦胧中能看见某一扇从未见过的大门正在慢慢打开……
可是思考紧接着又来,就在我渐觉这些忙碌中竟透出些我内心的失落和空洞之后。我是不是压根就没喜欢过这些东西?我是不是只想和周围的人显得不一样?我在自得和自怜之间徘徊着,但仍然觉得应该该做些什么就做什么,能做些什么就做什么。这些个莫名其妙的伤感东西,也在我一次又一次做好事情的过程中变成砥砺我的力量。
我单纯的喜欢着自己表现的好,喜欢着自己变得优秀,也在喜欢着我一点一点褪去我的青涩。然后,突然就意识到自己竟然真的那么年轻,年轻到可以大胆的说要和说不,可以有奢望也可以有虚荣,可以大胆的爱也可以痛快的哭。人不就是这么奇奇怪怪的吗?奇怪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我不必为了要成为某些人而做人,所以我不必为了一些眼光、流言、世俗而放弃自己的选择,放弃自己的疯狂。
我意识到,我的大学总会是平平静静的看着我,看着我不断的成长。可我要是想让我的大学有冬雪又有蝉鸣,有春日又有秋华,我就得活出它们的这些色彩。所以我要生活,年轻且积极的生活,始终保持着一颗追求的本心,在平静的生活中努力且坚定的制造自己想要的!
我意识到,在我的大学里,我没有理由放弃喜欢,我没有理由让自己迷失到忘记了自己当初努力笃定的那一腔热血。我不甘心,我要折腾,我还有大把的年轻去折腾。
我意识到,在我的大学里,我一定要选择。去选择热爱,选择付出,选择等我明白了要做什么再去做,选择豁达的接受不愉快,选择和自己的困惑友好的和解。
我意识到,在我的大学里,我还有大把的年轻可以再去看我曾经的梦想。而我曾经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每一次在困惑中的苦痛,也定会在我人生中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我意识到,在我的大学里,我终究会有一天走到我的未来面前。带着一个新鲜且豁然开朗心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秘密,带着一个有趣且毫无疲倦感的灵魂,大胆的向全世界呼喊我的姓名。
我应该什么也不怕,什么也不等。我的青春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不断受捶的过程,不断的受捶,不断的历练,不断的使自己变得纯粹和生猛……
趁我,还有大把的年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