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浑噩噩的过了一个月,才发现又到了一年清明时。
就去年因为疫情没去扫墓,以前是雷打不动的每年必去。
不由想起往年扫墓的种种。
小时候每到扫墓感觉就和长征一样,带着各种供品和干粮水果。
80年代那会,我们老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单车,但我们家只有一辆,而我们家有5口人,所以只能坐公车到墓地,而墓地一般都是在比较远郊区的,公车又不能到目的地,总是下车要走好远才能到,如果遇到下雨,路况极差,到处泥泞,那酸爽真是无法言说。但就是因为经历了这么多辛苦才到达目的地,到了之后大家都很开学,基本忘记了路上的辛苦,祭拜之后以家为单位开始和先祖们一起吃吃喝喝无比开心。然后到了90年代家里的环境好了点了,有了两辆单车,就爸爸妈妈骑车载我们去,但是离墓地还很远的时候就又只能靠走,因为大家都骑车来了,人和单车都不是一般多,你想啊全城的人那会就像说好的一样全到了一个不是很大的地方,根本骑不了只能步行,所以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依旧精疲力尽,不过热情依旧,不知疲倦照旧聚餐。
而到了2000年以后,我们都大了,爸爸也不在了,去扫墓也有公交直通车了,再不用像小时候那样辛苦跋涉了,到目的地也不是很累,却只是互相打个招呼,草草聊下天就各自散去,再没有了聚在一起和先祖们一起聚餐的盛况。
近几年就更不用说了,家家都有了汽车,为了避开清明期间的交通管制,要不早要不晚,几乎都不会在目的地碰头了,草草祭拜完就赶紧离开了,再没有了清明踏青的感觉,只是一种习惯的延续了。
时代进步了,却再也找不到那份单纯的快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