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喧嚣的时代,重温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从这一幅作品当中,我们在画面左边可以看到欲言又止的公牛、一匹张开嘴巴咆哮的马、奄奄一息的孩子和怀抱孩子哭嚎的女人、手握断剑倒地死不瞑目的男子,身体支离破碎,左手掌心布满伤痕,右手长出的鲜花是整张画面唯一温情之处。毕加索运用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构图描绘了各式求救的人,这里的人物女性角色居多。画面的右侧,我们看到一个举着双手仿佛在投降也似乎快要被击倒在死亡边缘的人。整个画面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可怖的气息。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一幅作品仅仅使用了黑、白、灰三种色调,画面的图案大量使用透叠方法组成构图。每个图像都表达着强烈的情绪,仿佛在控诉着战争的残酷。
这一幅作品创作于1937年,关于这一幅作品的历史背景网上的信息非常多,争议也不少,因此不再赘述。毕加索从不解释画中人物的象征意义,但他接受所有的解释。从美术史的时间线来看,这是毕加索晚期的作品,当时他立体主义的风格已经非常成熟。然而,根据毕加索的晚年创作历程与外界对他的评价来看,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一幅作品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1937年以后,他陆陆续续创作了许多与和平有关的题材的艺术作品,运用比《格尔尼卡》温和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和平的向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