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思想聚焦分享的短文是一位快乐写作、尽情生活的老太太的故事。
还有别的活法吗?
还可以为自己争取点什么吗?
我们总问自己类似的问题。当然是有的,只是要仔细寻找,不然极易被归入“不可能”的范畴。既然“活着”式很苦很善良的模板难以继续收纳痛苦,那么是否有另外一种叙事,可以带人们踏入生机勃勃的空间。
在上世纪的中国,有位中国女性,名叫杨本芬,她一共写下了三本书
稍微不同的是,她60岁的时候才开始写作,坐在女儿狭窄的厨房里,房间不大,只有四五平米,除去水池、灶台和冰箱,连一张桌子也放不下。她坐着矮凳,将一沓稿纸铺在另一张略高的凳子上,就这样开始写下他们一家的故事。
《秋园》讲述的是母亲的故事,《浮木》和《我本芬芳》分别回溯了乡间邻居以及自己的生活。
虽然回忆往事的过程太过沉重,但杨本芬问自己,“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在不算遥远的那一天,我自己在这世界上的痕迹也将被抹去,就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我真的来过这个世界吗?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
“我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
杨本芬用笔触缀起了母亲的一生,也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来路,她写下乡亲们充满磨难的生活,“从不在人前喊疼,只是平静地等待死去”;写下自己如何想要读书、读大学,结婚也是因为对方承诺她婚后可以上学,却无可奈何地未能实现。
六十岁那年,杨本芬决定写作,八十岁这一年,她终于成为一位作家,留下了“一颗露珠的记忆”,证明一些人曾认真活过。
沉闷与丧失很难在一时之间打破,只能尽量、尽量地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
这个用力生活、快乐写作的老太太,经历了很长的一生,但所诉说的其实只有一件事,哪怕已经年老,生活一样对每一个人敞开。只要你愿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