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刮痧

作者: 尚君馆 | 来源:发表于2017-11-16 08:01 被阅读103次

1、“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

关于刮痧

“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它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故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临床上我们把患者皮肤上用特制的刮痧器具刮出的红色、紫红色斑点、斑块称之为痧。“痧”是形成诸多疾病和加速人体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说从微循环中分离出来的瘀血及病理产物称为痧。

关于刮痧

2、“痧”块和瘀血块有什么区别?

从表面上看痧与普通的瘀血没有什么两样。可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却发现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的人不小心摔了一跤,皮下出现一片瘀血,或皮肤上流出一些鲜红的血液,随即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在我们刮过痧的部位,皮下也会出现一些类似瘀血的斑点、斑块,却出现了相反的现象,原来疼痛难忍不能运动的部位,随着痧的排出,却疼痛减轻,甚至消失,运动自如了。再细观察,就会发现:

①运动外伤所出的血液是鲜红的,而所刮出的痧大多是暗红或紫红色,甚至是青黑色。

②在大量的刮痧实践中我们发现轻重不同的疾病,所出痧的颜色、形态、部位各不相同。

随着痧的排出,无论轻病重病都得到了缓解,有的甚至痊愈了,特别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更为显著。刮痧前后的变化及出痧的规律说明痧与一般的瘀血有本质的区别。

3、为什么有病的部位及经脉线所循行处能刮出“痧”?而正常之处都刮不出“痧”?

当组织器官代谢紊乱,不能正常的进行物质交换时,病理产物、代谢废物就将导致微循环障碍,微循环的入口因受到刺激而痉挛,使动脉血不能将氧及营养物质运送到此处。而微循环的出口,同样会自卫性的防止致病物质扩散而关闭了出口,使此处产生了瘀滞现象而造成此处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变性。

当刮痧板反复压刮此处时微循环的毛细血管会产生强烈的舒缩反应,将瘀滞在微循环中的致病物质伴随着红细胞挤压出来,而形成皮下瘀血,也就是“痧”的出现。

痧既以抗原的方式出现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而活跃了免疫系统,对抗御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这就是完全健康的人,刮拭后不出“痧”;一些自我感觉良好,而有潜伏病变的人刮拭后会出痧的原因。所在刮拭后皮肤或皮下组织出痧是刮痧疗法的特点,也是刮痧疗法疗效立竿见影的原因。

4、“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

健康的身体各脏腑器官功能和代谢正常,如若代谢产物滞留,形成微循环障碍,说明代谢失常。这些病理产物使细胞缺氧老化,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紊乱。病理产物是危害健康的内毒素,破坏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内环境不清洁,在含有内毒素的部位刮痧时,由于此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紊乱,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毛细血管破裂,含有内毒素的血液从破裂的毛细血管处渗出。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这种渗出毛细血管之外,存在皮肤下组织间的含内毒素的血液就是“痧”。

刮拭部位所出现的红色、紫红色、暗青色或青黑色的斑点、斑块,实际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

5、体内毒素与疾病的关系。

机体的代谢产物通常通过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体外。当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出,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就形成对机体有害的内毒素。这些内毒素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和氧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危害细胞的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质。内毒素污染体内环境,使经络气血瘀滞,细胞缺氧老化。体内毒素既是病变的结果,也是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因。

通过出痧的方式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毒素,补氧祛瘀,活化细胞,加强新陈代谢。痧的颜色、形态与体内毒素含量多少有关。病变局部缺氧时间越长,微循环障碍的程度越重,痧的形态越密集;体内毒素部位越深,痧的部位越深;微循环障碍的面积越大,痧的面积也越大。内毒素少,则痧色浅,痧粒分散。没有内毒素的部位,微循环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怎样刮也不会出痧。凡出痧的部位都对刮板的刮拭有阻碍。说明有阻碍的部位易出痧,通透性差、经络受阻。

关于刮痧

6、刮拭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

刮拭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痧色会因所含毒素多少而不同。出痧改善了微循环,毛细血管内瘀滞状况缓解,气血通畅,通则不痛。因出痧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恢复正常,配合血管的收缩反应,出痧的血量很少,对神经组织压迫轻微。所以出痧后有治疗和保健作用。只要刮拭手法正确,刮后不会产生新的疼痛。当病情较重,体内毒素过多时,只在刮拭局部有轻微触痛,并不影响活动。而且局部触痛1—2天即消失。所以刮拭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

7、为什么有些人病重,痧少,有些病刮痧后基本没痧了,可病没全好?

微循环障碍局部病理变化有瘀血性障碍和缺血性障碍的区别。血液瘀滞流动缓慢,导致细胞缺氧,体内毒素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为瘀血性微循环障碍。动脉血流入减少,组织灌流量不足,或血细胞数量、性质的改变,使血中营养成分不足导致细胞缺血缺氧为缺血性微循环障碍。缺血性微循环障碍也导致细胞缺氧,但体内毒素并不多,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

同是微循环障碍,局部病理变化不同,刮拭后表现则不同。瘀血性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刮拭后迅速出痧,有效的改善微循环。缺血性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刮拭后不出痧。但刮拭时局部的刺激加速了血液流动速度,增加了血流量,也有效的改善微循环。这就是有些人虽然病很重,可痧却不多的原因。瘀血性微循环障碍者有些人体质虚弱,刮拭后迅速出痧,排除体内毒素,虽然改变了瘀血性微循环障碍,症状减轻,但因局部血液流量或营养成分不足仍有缺血性微循环障碍,刮后血瘀虽去,组织细胞仍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这就是有些病刮痧后基本没痧了,可病还没痊愈的原因。此类病人多见于中医所说虚实夹杂者,刮后邪气已去,而正气尚未补足,所以病仍未愈,尚须补刮扶正,增加组织灌流量,逐渐改善组织细胞缺氧即可治愈。无论瘀血性微循环障碍和缺血性微循环障碍,刮痧对经脉穴位和脏腑反射区的刺激作用,通过经脉的传导都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作用。

8、刮出的痧到哪里去了?痧的消退过程有什么作用?

刮出之痧颜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这个过程不是毒素被身体吸收了,而是毒素被身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分解排出体外的过程。

人体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中有多种防御因素,能对体内异物,即非正常组织、外来组织有识别能力和排除能力。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有这样的功能,它们将识别出来的异物中和、吞噬、分解,通过复杂的生化过程,以不同的途径排出体外,因有净化体内环境的作用,被称为体内的清道夫。

  刮拭时各部位所出现的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存在于组织之间、皮肤之下的离经之血。这些离经之血成为身体的异物,它们被机体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识别出来后,将其化解,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等途径排出体外。体内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活力正常,则痧退快,反之则慢。经常刮痧,使体内清道夫-排异能力增强,有效、快速清除病理产物。现代医学认为,清除机体有害异物的过程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创伤的修复能力。所以刮痧疗法除当时迅速改善循环,疏通经络的效果之外,痧消退的过程实际就是不用注射自家血液的血清抗原疗法,可提高自身清除异物的能力,提高免疫功能,这是刮痧的另一功效,也称为刮痧的后效应。

关于刮痧

相关文章

  • 关于刮痧

    1、“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 “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它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

  • 关于刮痧

    第一张图是任脉。是我们腹部的主要的经络之一。用太极八卦来说就是腹为阴 背为阳! 阴阳调和才是根本 所以夏季是艾灸的...

  • 关于孕妇刮痧

    问:孕妇吃不下饭可以刮痧吗?刮哪里呢? 答:此妇肯定生过气,怒伤肝胆而肝胆主木,脾胃主土,木旺则克土,土坚则木折,...

  • 天下最美是素颜(三)

    (1)关于刮痧:身体经络一旦不通,污物就会堆积阻塞,流速变慢的血液在皮下会渗出血管,成为离经之血。刮痧就是将这些离...

  • 习师爷李道政 - 《砭经砭术与李氏砭法》笔记

    “师爷说” 师爷说,最早的痧叫痧虫,是一类皮肤病。 师爷说,一些关于“不能刮痧”的说法都是谬论—— 说刮痧会导致皮...

  • 刮痧笔记

    [题记] 木文一直喜欢按摩,也许是父辈的传承和影响。但是很少刮痧,今天无意看了一小段关于刮痧的视频,随手记下来,也...

  • 口腔溃疡 心火太重

    关于口腔溃疡,心火太重,清理肝经和心经,或者项三代的刮痧,可以处理

  • 数据分析 - 草稿

    面部刮痧数据分析:我们店常来顾客98人,有90个顾客做面部刮痧,面部刮痧占常来店顾客的总额91.83%,面部刮痧改...

  • 刮痧基本步骤

    在进行刮痧前,要向刮痧者做简单解释,以消除紧张恐惧心,以取得信任和配合。然后准备刮痧板和用品。检查刮痧板边缘是否光...

  • 刮痧

    那天,去养生师傅那儿刮痧。 刮痧有些疼,我内心是抗拒的。趴在刮痧床上,师傅拿起刮痧板,由慢到快的收拾着我的后背。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刮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bk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