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兰云,文/绿叶。


《清平乐:乡村》。
山野红墅,峦脉绿缠绵。
汗滴耕土奔小奔,
美光景醉村夫。
茶乡香气弥天,
油果频传万里。
葡萄沟忙丰收,
蜜桃喜获凯歌。
我老家位于白云山山下脚下一个畲族自然村,叫谢岭下,隶属社口镇管辖。
在这片深情 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抹不去的记忆。参加工作后,我在基层供销社任组导员,分管各村庄代销点。所以,我几乎跑遍所有镇级村落,对这一带很熟习。
我去过白云山,去过九龙洞,冰臼,去过马山猕猴的生息地;去过溪塔葡萄沟,去过虎头村万亩蜜桃基地,去过廉村,去过湾坞,溪尾等海岛。这些地方太美了,大吸引人了,既是天然田园风光,又是旅游胜地。今天,我是讲我记忆中白云山山脚的这片土地,真得像一粒粒绿宝石一样相嵌在广阔的田野上。


一九七八年深秋,社口镇冬瓜坪畲族同胞蓝廷顺,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婚礼。
社口冬瓜坪,是纯畲族村,原来人口约300人,地处高山山坳里,村里有十几座房子。
新娘子雷银姿,是附近畲族村塔柄村人。
虽然离开社口镇近四十年,但,对过去所经历的人和事,仍然记忆犹新。
社口镇是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的乡镇。各村之间,经常有来往,对畲族人来讲,好比走亲戚,经常村与村进行对山歌,男女青年逢年过节也拉对赛歌,尤其是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更是达到顶峰,几乎每个村庄都办一次赛歌比赛,通过赛歌,村村交流,相互攀亲。在畲村青年们中,恋爱比较开放,男女青年就是以赛歌形式寻找心仪的对象,相互了解,通过盘山歌的形式,增加友谊,加深感情。
对畲族蓝氏从何处迁入福安,据祖辈口传,应该在元末明初入闽。相传,上远古时期,炎黄时代,黄帝曾孙一一高辛帝第三位公主,嫁给忠勇王后,生三男一女,老大姓盘,老二姓蓝,老三姓雷,女婿姓钟。原有的封地在中原河南汝县,陕西蓝田县,湖北荆门市,河北的迁安县,山东莒县一带。
远古时期,战事频繁,后来,我们畲族先祖,由中原迁入广东中山市,东莞市,潮洲市一带生活,尤其,在广东凤凰市,广西省,江西省聚多。由于,社会变革与谋生,许多蓝氏头人又开始徒迁。入闽后,一般生活在丘林地带,以游耕为主,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基本处于弱势群体,直至,公元1949年全国解放,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开始从贫困中解脱出来,也和其他民族一样,过上幸福生活,感谢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给予扶植和帮助!
我曾经去过许多畲村畲寨,也知道畲族结婚文化。
入闽后,畲家人一直保持本民族生活的习俗,装束服饰,民族图腾旗上都画有凤凰,崇拜凤凰,喜爱凤凰。而且,每当畲族男女结婚时,在自家大梁上必须挂上"凤凰到此"四个大字,讨个吉利,求个祥和。
新娘子也要打扮成凤凰一样艳丽,头戴凤冠,身穿凤装。
我参加过几次,畲族同胞的婚礼,婚礼十份隆重,也很精彩。结婚形式上来讲与其他兄弟民族有所不同。首先,比如畲族新娘在出嫁前,按畲族婚礼文化规定,要在娘家哭上三天三夜,表示感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感谢众乡亲关照之情,从此,离开父母揪心之情,远离家乡痛苦之情,俗称"哭嫁"。
在规定的黄道吉日,男方迎亲队伍吹着唢吶,抬着八人大轿来到女方村口。这时,该村的姐妹们会拿着杉木枝拦路,表示晚上要对歌。
这时,迎亲中伴郎,先对上几曲,表示奉陪。
在迎亲路上,媒婆会在轿前,唱起来,跳起来,扭秧歌,边走边唱边扭,场面特别引人注目。抬轿迎亲队伍人员,会一边哼着歌,一边会甩着有力的双腿向前赶路,迎亲队伍里唢呐声响彻在山谷中,前拥后推,轰轰烈烈地来到女方家门口,顿时,鞭炮响起来,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落,迎亲人进入厅堂,男女双方作辑,表示祝贺,一起喝红糖茶,俗称″拾田螺"。
还有,中餐宴席,这时,媒婆最大,媒婆讲话,双方互道贺词,边吃边聊,然后,新娘父母交代几句分別话。
下午良辰吉时,新娘要再哭嫁,与家中兄弟姐妹一起吃长寿面,分别面等,这时,媒婆会进行精彩的表演,三拜三叩,嘴里还不停唱,边跳边讲,说尽祝福话,在场人会附合,一道祝福,非常精彩。
拜别父母,兄弟姐妹后,开始上轿,由男方人带路,一路上吹吹唱唱,媒婆跳舞,欢乐歌声传千里,抬到男方门口,男方人会用最古老的驱邪方法,点燃把火,绕花轿焚三圈,然后,正式踏入新郎家,进行拜礼。由于民族风俗习惯,俗称"抬头嫁女″,即规定新娘入新郎家,不用跪拜,说的意思"男拜女不用拜",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但,现如今有点改变,也有新娘新郎一起拜公婆。)
原创作品。
二0一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