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春节档的第二部电影——《刺杀小说家》后刚好到觅食时间,因为刚好是觅食时间,所以吃什么都得拿号等位,本来一开始打算吃俄式西餐的,结果得等一个小时,后来转转悠悠,挑了人少的西贝莜面村。
其实对西贝莜面村的印象不太好,因为上次在鲁能城,我和老张两个人吃了快五百元,结完账老张就把这家餐厅划入了黑名单。
奈何我一直对西贝家的椒麻鸡念念不忘,所以又给了这家店终见天日的机会。
进到店里,果然人不多,我们两个人坐了个四人桌,桌子和旁边的四人桌是连在一起的,调料、餐巾纸盘是共用。
我们坐下时旁边桌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我斜对面的是一个爸爸,他正拿着手机打字,我旁边的是一个小男孩,他正在吃碗里的羊肉。
等我们点好菜,旁边桌已经吃好了,爸爸的注意力依然在手机上,小男孩则在和爸爸讲话,小男孩讲得很认真,而且滔滔不绝,可我并没有听见爸爸回应的声音。一开始我并没有听清小男孩在讲什么,只知道他声情并茂地在讲着什么,毕竟我正在投入地吃椒麻鸡。
小男孩一直在讲,试图引起他爸爸的注意力,可他爸爸一会儿听语音,一会儿打字,并没有回应小男孩。
小男孩大约六七岁的样子,我看他一直盯着他爸爸,这会我终于听清了他在讲什么。
“爸爸,你猜中国和巴萨打谁会赢?爸爸,你猜我赢了巴萨没有,爸爸,你猜我怎么赢的巴萨?”可他爸爸一直没有回答,只是抬头“嗯”了一声。我问老张小男孩说的是啥,老张说是一款游戏。
小男孩拼命表演,想要引起他爸爸的注意,结果还是没能唤醒沉睡在手机里的爸爸。小男孩自觉没趣,开始在椅子上挪来挪去,然后搬动椅子,换了个方向,不再正对着他爸爸。
然后小男孩开始唱歌,一个人默默地唱歌,还是好老的歌,至少是我青春时代听的歌,听到那隐隐约约吐词不太清晰声音微弱的歌词,我大吃一惊,这么小的孩子居然唱这样的歌,“如果你真的需要什么理由,一万个都不够……”哎,拼命表演也不能引起亲生父亲关注的小男孩。
小男孩的爸爸终于开口说话了,只是不是跟小男孩说,而是手机里的人。
小男孩忍不住了,他又将椅子正回去,探出头问他爸爸:“您是遇到什么事了吗?您跟我说说吧。”天呐,多么老成的口吻,俨然是个大人,而且用的还是“您”,我对我爸妈从来不用的字眼。
“没事儿,厂子出了点状况,我要处理一下。”小男孩的爸爸终于正面回应他了,说完这句,索性打起了电话。
小男孩陷入了沉默,他在桌子上玩了会儿,然后又起身走到他爸爸身边,想跟他爸爸犯个嗲,结果他爸爸竟然转向另一边了,小男孩只好又坐回来。
小男孩等他爸爸打完电话赶紧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呀?”
“一会儿一会儿的。”说完这句,他爸爸在手机上敲起了字,“爸爸出去打个电话。”说完这句就走了出去。小男孩一个人留在座位上,又无聊地哼起了歌。
几分钟后小男孩的爸爸终于回来了,可他的注意力依然在手机上,小男孩实在坐不住了,他起身离开了座位,我一碗汤下肚,小男孩还没有回来,可他爸爸好像并没有看见他离开。
又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回来了,直接走到他爸爸身边,再一次催他爸爸离开,他爸爸又敷衍了一句,继续发语音。
小男孩绕在他爸爸身边来来回回,他精准地抓住他爸爸得空的瞬间,再次灵魂发问:“爸爸,我们可以回家了吗?”
这一次,小男孩终于带走了他的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