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这种资料网上一大堆,这里我就不引述了。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建造形式而已,它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太过神奇的地方。打个比方,就像乐高积木玩具一样,你把不同的零件组合起来,搭建出不同的建筑,桥梁,飞机,汽车等等。装配式建筑把在工厂预制(precast)好的梁柱,楼板,墙板,阳台,空调板等等,运送到现场,再进行组装,加固,最终搭建出整个建筑。
与传统建筑的现场湿作业不同,装配式建筑不需要在现场制作,不会占用太多的工地用地,进而也不会产生大量的噪音粉尘等等。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等等。
二 发展历史与现状
这种新的理念大多发源于国外,装配式建筑也不例外。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
17世纪向美洲移民时期所用的木构架拼装房屋,就是一种装配式建筑。1851年伦敦建成的用铁骨架嵌玻璃的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装配式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等国房荒严重,迫切要求解决住宅问题,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到60年代,装配式建筑得到大量推广。
值得我们学习的有美国,欧洲还有日本,它们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尝试,目前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业了,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领先了。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
日本的住宅产业更是不得了,已经很发达了,他们对于装配式建筑有很多尝试,而且根据日本人的习惯也发展出了很成熟的产业,包括老宅翻新,个性化定制装修等等,都远远领先于国内。
近两年,我国政府也开始大力推广,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不少成功案例,(http://www.sohu.com/a/78667278_128296)这个项目就比较直观,给人很震撼的感觉。
三 政策支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年9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重点推广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政府要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那肯定要有适当的政策引导市场,比如:1 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2 要健全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制度,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在供地方案中明确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要求。
个人感觉这三点实施起来都是很困难的, 第一点,我国的规范更新过慢,很多规范都有冲突的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二点,制度的确定可以很快,但是要实现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就很难了,制度可以仓促制定,但是我国的情况可能是调整和修改很慢,还不如交给市场,实行粗放式的管理,大方针和大原则不出错,让市场自己发展出可以实现这些目标的企业。第三点,行业中目前很多人还不清楚装配式建筑是什么,更别提大部分从业人员技术基础差,跟不上节奏,而硬性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在大家还不理解,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恐怕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至于人才培养,从我们单位来看,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可能部分领导在慢慢推进这个工作,但恐怕结果回合BIM一样,很难推动。
各地方政府也响应中央号召,出了不少支持政策,常见的如下:一是用地保障。在建设用地安排上优先支持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二是进行面积奖励或容积率奖励。一般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预制外墙不计入建筑面积。三是财政资金奖励(补贴)。如上海市规定,对装配式建筑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重庆市规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构件补助350元。四是税收优惠。予以减免企业所得税或者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五是规定装配式建造的商品房可提前预售。施工部位达到±0.000时,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六是给予基金返还。免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竣工验收合格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可实行优惠返还。
四 建筑产业现代化与建筑工业化
建筑产业化是指整个建筑产业链的产业化,把建筑工业化向前端的产品开发、下游的建筑材料、建筑能源甚至建筑产品的销售延伸,是整个建筑行业在产业链条内资源的更优化配置。如果说建筑工业化更强调技术的主导作用,建筑产业化则增加了技术与经济和市场的结合。
这两个拗口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即建筑产业现代化包含建筑工业化。前者是提出了建筑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后者是随西方工业革命出现的概念,目的是为了提升建筑质量。
口号提的是很响亮的,但是我们毕竟不是生活中新闻联播当中,这两个事儿我们目前做得也都不是很好。大环境具体怎么样我不清楚,从自身的情况来反着推吧,我们自己相当于是技术(设计院),但是经济和市场好像和我们关系并不大,甚至现在具体有什么样的产品我们都不是很清楚,我们和市场是脱节的。至于建筑工业化,现在的工地可能会有一些进步,但是距离根本性的改变还差很远,这里面牵涉的因素太多了,在此不做详细分析。就从我大部分三年前甚至四年设计的项目到现在都还没有验收的情况来看,建筑工业化,提升效率这种事好像还很遥远。
五 设计要做些什么
前面说了政策,环境,发展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具体到和自身的关系,就需要好好看看了。
下面为引用:http://www.precast.com.cn/index.php/subject_detail-id-4323.html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带来的变化是,打破传统的先专业拆分建筑设计后施工的模式,转到以建筑师牵头,进行建筑系统集成、建筑产品化的思路上来。换言之,建筑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而是集成师和产品经理,主导进行产品化的设计和集成。在传统的建筑功能需求基础上,熟悉各种部品部件性能并将其整合的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已经成为决定装配式建筑成败的技术核心。集成的建筑成品中任何一个影响建筑功能和体验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客户的不满。事实上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问题,大多发生在主体结构、建筑围护、内装和机电管线之间的集成、整合和协同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在推广应用的BIM技术是装配式建筑实现集成设计、智能制造、虚拟建造的重要实现手段,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装配式建筑全流程全专业全产业的一体化集成,而不仅仅是作为三维建模的工具。
上面提到建筑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而是集成师和产品经理,主导进行产品化的设计和集成。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工作性质变了嘛,职责范围更广了,管得更宽了嘛。我相信这是趋势,但是这和我们建筑电气工程师有什么关系呢?本来我们就不是需要考虑全局的专业,现在好了,更加没有关系了,我们可能只是需要满足客户的设计需求,满足规范的要求,满足预算的需求,最重要的,满足安装的需求。
为什么说满足安装的需求最重要?现在我们还在传统的设计当中,其实安装方面的事情我们都是粗放型设计的,具体如何施工跟我们恐怕是没有关系的。现在好了,装配式建筑,需要一开始就各专业全面配合,包括装饰,厂家,施工单位等等。那我们以前的回路省略,插座灯具,桥架等等不定位的情况,恐怕在装配式建筑中将会是无法适应的,即按照现在的画法,在装配式建筑中只能是用不了,无法安装。
那你说,这有什么,改就行啦,定位就定位。咱们现实一点,拿最基本的住宅来说,住宅里面最多的设备就是电气管线了吧,暖通燃气管和水管都不是主要的。如果定位的话,工作量可不只是翻倍的问题了。因为强弱电以前是分开画的,而现在可能需要一个设计师单独画在一张图上,甚至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由一个设备工程师来完成这些所有的预埋管线。
这样的工作,可能是一种必然的方向,但是就像前面说的,定位与前期配合,需要做到精细化,那工作量就不是成倍地翻了,还要考虑工期的安排,经济效益,项目管理与进度安排,成本控制等等,这会使得设计的工作变得无比繁琐,至少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是这样的。可能以后会发展处这样专门画管线定位图的绘图员,但是设计师们呢,他们会去哪里呢?
再谈谈BIM这个事情:
咱们不说VR画图那么遥远的事情,虽然这个事情微软已经有了应用,但是目前来看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还早。就说现在的BIM技术推广,注意BIM是一种技术,它不是一个公司,也不是个软件,相应的软件有Revit,Allplan等等。我在14年的时候闲来无事,被委派过用Revit画施工图的经历,当时的软件很不好用,操作不习惯倒还好,关键是没有相应的元件库和参考图纸,基本上就是自己在那瞎玩儿,于是不了了之直到现在。
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我们院里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现在成立了BIM中心,感觉那里面主要的工作量就是管道综合,测试碰撞,还有建筑物建模吧。本质上和画施工图差不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并没有因为使用BIM软件而让设计人员获得自由。有没有更累我没有资格说,毕竟没有参与,但是就目前BIM在我们院并没有大面积推广来看,这些技术对于大部分普通的民用建筑,尤其是住宅类的,可能完全拼不过CAD。
六 相关实例与公司
我在这两天的查阅中,也看到了不少已经建好的装配式建筑,也有很多在建的,当然这些说的都是国内的,成都郫县大丰镇也有在建项目。国内的这些项目绝大部分是住宅,为什么呢?我想有下面几个原因,住宅在建筑中的比例大,它本身也比较简单,由于高层建筑每一层都是一样的,这样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项目,操作性高,效率也高,没有那么多的变化,还有就是这样的项目是由开发商出钱,他们更有动力去推广这些可以节约成本,拿到政府优惠政策的事。
然而目前看来在我国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广,我想一是相关的配套都没有起来,二是成本太高。我看有不少文章都写道,装配式建筑也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因为它每平米的造价要比传统做法高出不少。开发商都是逐利的,谁会做赔本买卖呢,即使是一个项目中,也不是所有的楼栋都采用装配式技术,只是选取其中几栋采取这种做法,满足政策要求的装配率,预制率,拿到相关优惠政策就行了。
国内的卓达公司,给人很震撼的感觉,他们在上个月四川举办的展会中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它们公司的建筑废料再回收处理,预制出可直接装配的相关构件,一体化造楼机等等,都给人很深的印象,也获得了全国各地的政府合作。
国内的装配式机房,也很亮眼。(参见:http://www.ind-building.com/Index/tecno_info/id/561/act/6)
国外的公司,查到的不是很多,但是可以看到,日本在SI住宅建筑方面走得很好,美国欧洲的一些公建也在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而且有很多造型独特,设计新颖的预制外立面。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国外的关于装配式建筑电气相关的公司或技术文章,当然,更有可能是我自己找不到而已。反倒是国内还有人在写电气相关的文章,但是说实话,没有太多,参考性和实用价值比较低。
七 扩展领域
其实在整个查阅的过程中,也是内心很激动的,因为看到了大家对于这件事的认可,比如到处都在开的相关会议,还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于是在激动的同时,我也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一下。
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到广泛应用,肯定会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只和这里面参与的各方有关,技术本身甚至不是关键,关键是用它的人。现在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普及,国家大力推广“互联网+”的产业模式。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前那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粗放的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和产能都是要尽快淘汰的,也许建筑也迎来了“新建筑”的时期。
想象一下,有一个中心化的平台,项目的所有信息都保存在这个平台上,设置好相关人员的权限和工作职责,大家在同一个平台里及时沟通,全程所有人可见,这样会不会效率高很多。(参见下图)当然,这张图里的中心是BIM,但我觉得可以把他换一下,可能是比BIM更为高级的载体或平台。也许以后就不需要公司这种载体了,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所有人作为个体都可以申请参与某个项目,就像某些开源软件一样,所有的开发人员参与调试和修改。到时候,个人的价值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没有公司这个“中间商”赚差价,我们的生活质量可能也会好很多。
我们所做的这些事,就是为了提升效率,积累大数据和相关图库,并且通过相应的工程实践来制定和修改相应的规范和图集等等。说到规范,目前还没有装配式建筑电气的习惯规范,有也是地标,而且论述也很简单。不知道是因为大家都不确定具体做法,还是电气实在是不重要,在整个行业的比重实在太低。
3D打印式建筑,最近也常会听说,但是技术还不够成熟,体量也比较小,但是几年前3D打印技术刚出来的时候,谁又会想到它有一天真的可以打印出建筑呢?所以我觉得真正能够改变建筑这个行业的,不是这里面的从业人员,而是来自于外部的。就像,改变大家购买习惯的不是零售商,而是阿里巴巴的淘宝一样。新技术,新思维,新融合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即使是对于建筑这个“历史悠久”的行业来说,虽然这里面有很多根深蒂固的缺点和不足,但是总有一天会发生变化的,不然就只能迎接死亡。
新材料,也许你我都不确定是否会有什么神奇的新材料可以应用在建筑上,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建筑领域,材料是很重要的一项,毕竟建筑是实物,它里面会用到很多材料,而这些材料的特质也反过来决定了建筑的特质,比如使用功能,寿命等等。昨天看到外国有一位工程师,发明了一个可以自己生长的混凝土,比如下雨后,某些桥梁或者墙体裂了,不用担心,这种混凝土会在一到两周自己把缝隙填好,而它里面的原理,竟然是加入了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可以产生乳酸钙,进而达到“修补”的效果。未来的新材料会不断地产生,建筑行业也将会随之发生改变。
八 一些思考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给自己梳理一下装配式建筑电气的基本知识,但我无奈的发现,也许装配式建筑里面可能不需要传统的电气设计专业。
为什么呢?首先相关的文章就很少,不论你搜索网页还是筑龙建筑电气,土木在线等等,甚至是相关会议也不会有人提一嘴电气相关的东西。这也是意料之中,不然我们院为什么不叫建筑电气设计院,而还是叫建筑设计院呢?也许在这个领域中会分化出新的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师。
1 做加法
电气始终只是一个辅助专业,在装配式建筑中更是如此,这里面更加不需要你的完美设计,只需要你的设计足够标准,定位足够准确,足够好地指导施工。说得再清楚一点,别人看一眼建筑,不会看到里面的电气管线和机房,甚至都不会想到有这个专业,就像你玩着《王者荣耀》,最多会想想设计这个游戏的程序员真牛逼啊,而不会想到给加班的程序员送盒饭的外卖小哥。而在装配式建筑中,电气的作用和传统的电气设计相比,除了基本地按照“套路”来设计之外,增加的工作量就是有点像“精装修”的定位设计了。可能会和结构的配合增多,因为预制时需要先预埋管子,或者某些地方需要提前留洞等等。也会和装饰专业的配合增多,因为很多灯具的选型定位等等都会提前介入。然而这样的工作是额外增加的,并不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工作,原来的传统设计就变得轻松了,这相当于是做了加法。
2 对原有工作的影响
那么这些工作相比现在,如果工作任务,设计深度,时间节点等等情况和条件不变的话,新增的这些配合工作该由谁来做呢?原来的设计师,恐怕时间精力不够,那么只能加人,然而加人后,对于设计的完整性及一致性又无法保证,最终还是会影响进度和结果。所以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对于目前工作情况下的建筑电气工程师来说,是个累赘。就是这事儿你做好了,是你分内的事情(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也有精装修的工程),做不好,就是担责任的事情。
而这事儿能不能做好,根本不取决于电气工程师,而是在于整个设计流程,配合方式,工作任务的改变,责任的划分等等。毕竟建筑电气工程师好像越来越不重要了,这个“末端”专业,甲方不理,其他专业不理,施工单位不理,其实也不是不理,而是不重视,但更重要的是电气人在长期的工作磨损和利益分配中自己看轻了自己。而另一方面,专业的增多,设计环节的增多也会造成设计环节的复杂性增大。比如新增的总包,BIM,绿建等等专业,在我看来,增加的这些专业,并没有减轻设计的复杂度,反而是增加了,可能目前的行业还处在“分化增殖“的过程中,只是不知道尽头在哪里。作为一名电气设计师,增加的专业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并没有使得收入增加,这点着实很诡异。
3 收入才是关键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想做建筑电气设计的不会是为了情怀吧,当然,把每一次电气设计当做自己的作品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对我个人来说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做一名建筑电气设计师,和其他大部分的工作一样,是为了赚钱,获得收入。如果您要说社会地位高,那未免有点掩耳盗铃了,这不过就是一项普通的工作,而且社会地位高的工作,也要分情况讨论,比如“教师”。
基于以上,我们可以来简单地聊一聊建筑电气工程师的收入问题。首先收入是由什么决定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收入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仅此而已。你的公司给你的薪水并不会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太多,不然公司成本就高了,也不会低太多,不然你就跑了。近几年我们的薪水在不断降低,原因是我们不够努力,工作不够认真仔细吗?并不是,相反,还更累了。更累的原因是,一方面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的设计内容越来越多,工作量增多了;另一方面,越大的项目,方案修改率,设计修改率越高,大量的末端设计工作都是低质量重复劳动,尤其是在机场和大型公建项目中。
4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做电气设计的人,越来越不可能去学暖通,给排水,更别提建筑结构了,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甚至对我自己来说,从入行到现在,我对于弱电可谓一点也不懂。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作为电气工程师,你之前可能学过很多专业,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电机,电力电子,C语言,自动化等等,难道你不觉得自己会的东西其实是越来越少了吗?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你的适应能力变低了,如果哪一天发生了大变革,你失业了,请问你怎么办,别和我说你不可能失业。而且我在想一点,那就是,建筑行业这个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的行业,里面的人从业多年,关系和观念也根深蒂固,有不少的既得利益者。甚至这里面也完全满足二八定律,即20%的人掌握着80%的话语权和利润。对于刚刚工作几年的新人来说,没有任何的话语权,不仅是在技术上,别的比如决策,发展等更是无权插足。说的简单点,就是你的命运并没有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在国企中更是如此。
所以做建筑电气设计的成本,并不是你的努力加班,辛苦画图,而是你的可能性,是你可以成为的但被你放弃了的职业。
5 装配式建筑电气是不是个机会?
回到这次的装配式建筑电气上,就好像BIM对于建筑电气的影响一样,肯定没有对于建筑结构这种主要专业的影响大吧。就像程序员世界中出现了新的高效编程语言,对于给程序员送外卖的小哥来说影响微不足道吧,说不定还会因为程序员加班少了,外卖量反而降低了呢。
说了这么多,好像都不乐观,那就说点看好的方向吧。任何行业,做到前10%,结果都不会太差,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本来就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每个人能做的都有限,一个建筑的成功,不仅仅是建筑师的功劳,还有很多除了设计外的因素。在装配式建筑中,电气同样有机会,只是我看到的机会并不是做设计,而是走向信息化管理,项目流程管理这种管理化工作。电气的优势在于,它的专业面比较广,从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而要说信息化平台,可能电气工程的人要有一些优势,更好理解。但这肯定不是绝对的优势,我只是觉得管理工作,其实对于设计水准的要求并不高,大家的起点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往后的发展,随着工作的细分,会产生专职的绘图员,与设计师分离,设计师专注于项目设计本身的优化,而不是画大量的时间自己动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以后这样的绘图工作可以交给机器人助手。
不得不承认的是,效率与经济性是挂钩的,我们使用的工具就是为了提升效率。也许会因为现在的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我们处于一种尴尬的情况——即工具和流程的增加,反而降低了效率。但是这种情况终究会随着技术发展,产业改革而改善。
6 冷静地跳个大神吧
套用一句经济学的话:如何分饼决定饼能做多大。在装配式建筑中,各方的利益也是需要考虑的,但是这也是最难的。在设计院中,产值分配比例参照的是很老的标准了,基本上就是建筑这个龙头专业说了算,得到利益的不想改变,觉得少的人又无权改变。所以导致现在的设计行业也有很多的问题,底层设计人员的利益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我倒是希望装配式建筑中可以更好地确定分配比例,然而这又是很主观的事情,对于工作量及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在设计院中,主导专业说了算,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事实本该如此吗?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已经实行了这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市场充分开放与充分竞争才是更利于经济发展的。进行价格管制或者是限购配额,就像房价这种限购一样,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房地产问题。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趋利避害的,人更是自身效益最大化的。我希望未来的建筑电气行业,不用依附于某个专业或是设计院,而是可以成立自己的建筑电气设计院或公司,大家平起平坐,你不愿意多给我分利益,那就交给市场来解决。就像开发商自己不会有自己专门的设计部一样,也像步步高即使广告费再高也不成立自己的广告公司一样,什么专业做什么事,这种细分才是效率的体现。不做自己不擅长的,相反,也要努力扩大自己的优势。
社会上有不少机电咨询公司,我觉得就是很好的专业性公司,他们很专业,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至于施工图,交给设计院就行。我希望以后也能有专业的机电设备设计公司,就像有专门的机电设备安装公司一样,不管摊子大小,我哪怕当个土皇帝也是很享受的。像我们院里的改制,本来之前好好的,还有单独的机电设计所,现在全部打散分配到不同的建筑设计所,沦为配属,本来就没有太大的话语权,现在一点也没有了。
做建筑电气不应该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而我却时常感觉羞愧,不仅仅体现在薪水方面,更有工作内容不受自己控制的挫败感。我们不需要和甲方讨论设计方案,别人不care,我们不需要做到很细致的优化设计,考虑经济性,因为别人不care,相比土建的成本,电气的算什么呢?做电气设计,真的有一种不受自己控制的感觉,这里面的变数太大,而由于电气设计的内容及深度,导致细化工作量很大,而一旦修改起来是很让人无语的。现在的工作进度安排也是不合理的,作为末端专业,就应该在图纸不稳定的情况下,多多配合,最后再一鼓作气,画好图纸,不然来回的修改,除了导致错误率提高,也会因为时间不够而埋下隐患。
7 说到底是责任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甲方不愿意承担责任,把责任都推给设计院,各种签字盖章,罚款条款等等。而建筑行业本身的属性,造成这种不信任的程度是很深的,都说施工水很深,其本质还不是信任的问题。其实这种多环节,长周期,配合量巨大,流程复杂的工作,本身就会因为人的参与而产生很多错误遗漏,若是一味地强调责任,不允许犯错,却不在流程上优化,源头上改进,而是在出问题之后推卸责任,找人背锅,这个行业就是没有发展和奔头的行业,大家都会束手束脚,不敢提出新想法,不敢改进设计流程,不敢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进而不愿意尝试,抱着一本本年龄和自己差不多的规范,咬文嚼字,生怕自己担责任,害怕出事儿自己被抓起来,这样的行业会有长远的发展吗?
而规范的作用,是为了限制吗?它是人编的,肯定不完善,甚至就是有错误,它也不是实时的,也就是跟不上变化的,所以你看规范是也不都是黑体字吧(强条)。然而把规范当做圣经的设计人员,恐怕脑子里是不清楚的,设计毕竟还是脑力活动,是需要加入人的随机应变的,如果规范可以指导所有的设计的话,那咱们编个程序,自动设计好了。
再次回到装配式建筑本身,这件事政府来推动的话,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是长远的事。政府本身并不是直接利益相关者,这种事,往往是交给市场本身就很好。比如住宅开发商,通过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还可以通过定制化装修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口味,进而更好地销售自己的房屋。注意销售才是最终的目的,不然开发商为什么要干呢,做慈善吗?只有通过装配式建筑这种技术能够真正的获得经济上的效益被证实之后,这样的建筑形式才是可以大面积推广和有长远发展的。不交给市场的话,不就是政府带着一帮小弟在那打单机游戏吗?而这种事情现实中还少吗?政府不是万能的,他甚至于是滞后于市场的,所以很多事情政府宁愿采取观望的姿势,根据形势来做调整和指导,反而会是更好的方式。
8 再说下低效的问题
我们的社会有个现象很有意思,那就是缺什么的时候,就努力地呐喊需要什么。比如发生腐败了,就在墙上贴各种标语和图画;比如设计行业效率低,就天天喊着要提高效率。腐败的问题,这里不敢说,设计效率的问题,其实和前者有点类似,那就是光喊口号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谁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才是关键。
有个生物学中的概念很有意思,那就是越简单的生物活得越好。38亿年前的单细胞生物到现在也还活得好好的,恐龙在存活了1.6亿年之后灭绝了,而再往后的动物在7000~9000万年间都灭绝了。越简单的动物适应性越强,所需要的东西也越少,而你看看人需要摄取多少营养和多种元素才能维持生存,地球的环境哪怕稍微改变一点,就会有很多人类死去。由此看来,我们的脆弱性反而越来越强了,比如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粮食,水稻和小麦,如果消失了,会发生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越来越精细的分工,每个人的工作都需要变得小而美,做好你的螺丝钉,社会机器自然会好好运转,然而我不相信会是这样的,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大了,没有人可以预测明天。回到建筑设计上,分工变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我自己来说,如果说分工让我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效率更高了,那就是好事。但事实上却正好相反,过多的分工,产生了利益纠葛,工作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低效也就随之而来。我多么羡慕Facebook的一句话啊:Nothing at Facebook is someone else's problem。然而在建筑行业中,我看不到这样的情况,当然,大部分行业也都是这样。
但是不能说因为大部分都是那样,所以我就必须也要适应,这个道理说不通吧。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导致选择也不同,我期待的是一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我能力的工作,而不是处在一个我每天醒来却不想去上班的行业中混吃等死。
九 结论
我们单位内部招聘的电气研究员,主要研究内容为:1 开放性的目录树干系统;2 电气专业的入库规则、制度;3 “电气基础”图库;4 “类型建筑”电气图库。研究目标为:建设基于图形文件的标准化图库,并将图库与CAD软件相结合,让设计师在CAD制图界面上可直接调用图库内容,提高设计图纸的标准化、精细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招聘要求: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要求外(比如3年工程师的经验),还有一条,熟悉信息化应用平台。
对比建筑结构的招聘要求,我们的简直是低了不少。但是没有办法,谁让是辅助专业呢。看看具体的研究内容,其实就是要搭建一个图库,这个图库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他的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使用。但是后面的这句话我觉得有点矛盾:提高设计图纸的标准化、精细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调用图库只是一种设计方式或者是工具,就相当于天正软件一样,而图纸的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不仅在于图库,更在于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不可能说会用天正软件,图纸就画的标准了吧,所以工具无法提高标准化、精细化程度。至于是否可以提高效率和设计质量,我觉得不能自己用自己玩单机游戏的思维,应该放大来看,电气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效率和设计质量不是电气本身说了算的。
设计这种东西,目前来看,很多习惯都是因人而异的,画法更是千奇百怪。甚至同一个项目,给不同的人设计,拿出来的图纸都会完全不一样。而即使在同一个院里面,各个部门的设计标准,也几乎是由该部门的领导统一制定了,这个是中心化的技术措施,不像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就是C语言,不可能说C语言里面还有一些别的“方言”。这是行业历史及本质属性决定的,改变只能慢慢进行。
而研究目标,是和CAD软件相结合,这多少让人失望,从前面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更加适合与BIM技术相结合。而具体到建筑电气设计上,CAD只能展现二维平面,至于管线的竖向走向,是无法定位的,更别说空间具体位置了,这是目前的CAD无法解决的。好消息是BIM相关软件可以做到,但无奈受限于BIM相关软件普及度太低,大量工程还不适用。
所以我预测,装配式建筑电气与CAD的结合,对于电气工程师来说,可能是新的“灾难”,这个灾难持续多久就不知道了。就像英国从1858年开始实行最早的道路交通法规——“红旗法”,规定蒸汽车“在郊外限速4英里/小时以下,市内限速在2英里/小时以下,而且在蒸汽汽车前方几米远的地方要有一手持红旗的男人先行,以使人们知道将有危险物接近。”这一法律实行到1896年,那是汽油汽车诞生10年以后了。
招聘要求里面,提到三年以上的工程师工作经验,那意思就是这项工作要求也不是很高,值不了太多钱的,这是一种反向的理解。当然还有一种反向理解为,这也是一个机会,因为这个细分的专业领域什么都没有,基础设施亟待建设,而你现在踏入,就是元老啊。
而机会产生于未知和链接,这里面可能会有大量的机会吧。
以上拙见。
20170618于成都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