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加班除了工作,你还能想些什么?

加班除了工作,你还能想些什么?

作者: 善而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8-20 08:35 被阅读0次

    文/一凡

     

    「坏了,除了加班,啥也不会了,我真要成为一台工作机器吗?」入职一年的小王调侃道。

    学校的科研、教育节奏相对平缓,因材施教,十年树人,百年树木。而企业为了站在行业的制高点,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无论市场调研、产品决策、方案落地各个环节,只求更快。

    商业竞争的本质是用户注意力的竞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产品早点上市,就能早点占领山头,就能早点培养用户习惯,将产品形象嵌入用户潜意识中。后上市的品牌要颠覆已有的认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广告,才有机会吸引用户关注。

    谁能吸引用户,谁就有机会获得市场认可。滴滴合并了快滴、Uber后,美团也在布局出行业务,收购了摩拜单车、推出美团打车服务,在上海等一线城市大力推广试点,资本的助推下,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资本一断供,用户数据就变得很惨淡。

    无利不起早,资本运作的背后,是对利益的角逐。在市场惨烈竞争下,互联网企业不惜一切代价试图培养,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项目频繁迭代演进,资本给公司的压力最终分摊到每个员工身上。

    接受加班,比拒绝更容易

     

    听话出活是打工族的从业法则,做到手里有活,眼里有活,这样团队的协作才更高效。

    有些时候,接受比拒绝更容易。

    领导分配任务给你,尽管内心抗拒,不愿接受,也只好默然接受。

    有些企业文化是无限榨取:「榨干一个员工所有时间和价值,然后再换下一个榨」。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任务分配时,遵循黄牛法则:能力越强的人,干活越快的人,将会干更多的活。

    有次新项目启动,小王手上已并行2个项目,被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团队分派新工作时,向领导恳求已没有精力承接新工作,后来,被领导喊到会议室谈心,唾沫横飞谈了一下午。最终,新工作既没推掉,又浪费了整个下午。

    基层干部最大的困惑:下属不听话,不愿干活。拔除团队的刺头,让项目平稳开展,这是底层领导的工作职责。

     

    加班是做秀,形式主义是中层领导的T

     

    职场,犹如秀场,有些人出卖肉体,有些人出卖灵魂。员工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小领导做些管理方面的数据给大领导看。

    企业的中层干部是否称职?要看是否将加班时长作为考核指标。

    领导像一座灯塔,指引下属前行的方向,将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人人得以成长。

    提升团队效率有很多方法,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挤压员工的生存空间,项目结束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锅饭就是不以工作能力考核,反而以时间投入度衡量。

    激发员工干活的不是棍棒策略,而是自发行为,心甘情愿的做事,才是最高效的用人策略。

    一个厌学的孩子,无论你用言语威胁,小恩小惠诱惑,这些激励是暂时的,更好的办法是激发学习热情,找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尊重和认可。

     

    加班常态化,是一种病态

     

    比加班更令人绝望的是,你已经习惯了加班!

     

    没有说不的底气,是最大的悲哀。为了赶进度,偶尔全力以赴,动用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无可厚非,将加班当成常态是一种病态。

    习惯加班的人,生活没有兴趣爱好,有点空闲、玩玩游戏,刷刷抖音。一门心思的工作,无限的压缩吃饭和睡眠时间,这是你想要的吗?恐怕不是。有些企业文化,把人当成永动机,女人当成男人使,男人当成畜生使。

    将人训练成稳定输出的机器,最好不用吃喝拉撒睡,是每个企业主想看到的。

    遇到了嗜加班如命的团队,不能随大流,要做自己。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以项目进度为缘由,恰当说出难处,适当示弱,才是强者思维。发挥特长,提升效率,减少无意义的劳作,所谓成长:发挥特长,弥补缺点。

    工作只能解决最基本的物质所需,若想活得更自由,要向企业一样,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善于发现定位特长,将特长转换为第二职业。

    兴趣是一个人的闪光点,无论再忙,也不该放弃爱好,培养新的爱好,寻找特长,发挥更大的价值,才是抵抗职场冲击力的有效盾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善而行(shanerxi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加班除了工作,你还能想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fu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