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段时间,感觉像被掏空了一样,无从下笔。
静静的思考一下,又感到明明是进步了一大截的,至少与刚来简书相比是这样。
初来劲头十足,那时不管别人文章怎样,只想着把自己的文字写好。现在一头懵逼,发现简书里原来优秀的写作能手是如此庞大。
闲来无事,就把自己的肤浅文字与那些深度好文比较,欲是比较,欲是发现自己不是写文的那块料,不由得就想当个“逃兵”,不停地劝说自己放弃。
而且发现,一起进互暖团的小伙伴们最近写文功夫都是蹭蹭猛进,每天都有不同伙伴、不同篇章进入“推荐”榜单,他们的文章无论是从文字功底、思想境界,还是排版插图,都有不同程度进步。反观自己仍然是原地踏步,不由得更有点泄气。
反思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写文有没有与别人比较的必要呢?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写文途中能够反省,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而写了十万字之后,水平还停留在原来地方,这说明你只是写文量上有些变化,而质的变化远远不够,因此,如果热爱,就对自己说莫停留,要脚踏实地的继续深耕。
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不仅是现在,就是以后,写文路上永远都不要与别人比较。因为不同背景的人是没有可比性。
拥有小学生水平与大学教授的不同人等同时来写文,显而易见,前者前期肯定处于劣势,但是不能说,他们永远也写不出像大学教授那样的文章。像我们简书里草根作家王智君老师,通过后天不断努力,写出的文章后来者居上,还被邀请给教授级别的老师讲课。所以,写文不论出身,就看你后天是否愿意努力。
龟兔赛跑是个老掉牙的故事,但蕴含寓意是不会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8403/69dadd3945374be8.jpg)
写不下去时就多思考,这可能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瓶颈期,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需要好好反思。
放弃很容易,三天不日更,思想便没有了压力,身体也会感到无比轻松。约三五好友出去走走,游山玩水,赏花观柳。与输入输出相比较,那种生活方式倒是惬意得多。
原地踏步也简单,每天碎碎念一篇,写生活感悟,写身边琐事,写书评影评,写读后感,或者随便选择一部电视剧里的任意一集,都能出日更一篇。自问自己,这样有意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自己感觉都没有价值,怎么会让别人认同感甚或赞美?与其原地不动,倒不如弃更,这样,内心深处会更舒坦。
主编说过,踏向成功的路上从来都不拥挤,某些人可能听听就当作耳边风了,可是我却牢牢印记在脑海里。是的,哪有什么事就能随随便便能出成绩。
怎样度过瓶颈期?唯有反思,不断深入学习。
不放弃,不与别人相比,但是一定得找到自己的不足点,找对方向,向目标迈进。
路不易走,也得走,坚持着走下去,就足够好。好文不易写,烂文仍要继续出,写着写着,兴许就能写出一篇美文。
文章写的是我,也可能是你,无论是谁,在输出这条道上,都可能遇到同样问题,惟愿我们能做好自己。别人的路只可借鉴,不可攀比,坚持走好自己的路。
我是随心 热爱生活
热爱文字
欢迎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