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读完《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在2班地理课代表桌上看到的,便问他借来看看,这是我第二次问他借书了。他真的看很多书。我看这书心情由一开始的平静,到被吸引,当代入其中,到看到自己,到泪流满面,到平复。其中有两处让我动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4847/04b98c6fac4afef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4847/d6d4cec3b31e21a3.jpg)
我看到“双相情感障碍”,看到作者的父亲,我看到的明明就是我爸啊!!!顿时眼泪就掉下来了。我发信息给一位刚看过这本的一位要好的学生,分享我此刻的心情,她回复我作者母亲也没有尽到责任,屈服于父亲,没有保护作者。我一下子就觉得这就是我家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4847/ffa9471fed2d718b.jpg)
聊完,我擦干眼泪后继续又看了一会书。还是觉得心里难受,于是走出去,喝口水,平复一下心情,又继续看。
第二次想哭,是看到这句话“是时候回家了!” 作者因为自己思想的觉醒,想和父母对质哥哥小时候对她的家暴,让父母,哥哥承认他们对她造成的伤害。无果。她被父母不信任,不认为哥哥小时候那样对她是家暴。她找到姐姐,也得到了证实。一开始姐姐也承认自己小时候也受到哥哥的家暴,妈妈也在帮助她,妈妈也承认父亲有精神方面的病。于是大家看似都在帮助她。最终的结果最后都是她的家人们全部背信弃义,认为作者是在撒谎。作者还是孤身一人,甚至受到哥哥的威胁。作者几次都没有逃离那个家,她甚至还是多次回去,最后自己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精神分裂。一方面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家人,大家都认为她被恶魔附身,她在撒谎,哥哥没有暴力对待她。一方面她又认识到自己确实受到了小时候的伤害,她希望得到救赎。于是她堕落了很长时间,没有学习,她从17岁前从没上过学,到自考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她真的很厉害。但是那段时间里她浑浑噩噩,甚至三更半夜在大街上梦游,大声尖叫。我看到了她内心的冲突,她知道她家庭的问题,她想解决,想救赎,但是她又失去所有家人的信任,他们质疑她,威胁恐吓她,甚至断绝关系。但是她最后还是没有抛弃所有的家人,还是经常回到那个山里,回到那个家。也许真正的逃离就是,我可以回去,但是我也可以出来。
我五一打算回一趟茂名老家,看看我妈。我本来是一直不愿意回去的,我为什么会有想要回去的念头。主要是我不想回夫家阳春,每次逢年过节都是回阳春,我很厌烦,我甚至觉得我没有自己的家,所以我要回一趟茂名。我说完要回茂名,其实有点后悔。我不太想回去的。相比于回夫家阳春,我还是觉得五一要回一趟我自己的家。一来是想着弟弟婚礼后2月初,在这之后没有再回去过,应该要回去看看母亲。难道那句:是时候回家了!我泪流满面。我突然知道我要回去干什么了。去父亲坟前上支香,带着女儿。去敬老院看看我妈,她在那里上班,没有假期,一直都在上班。
当看完全书后,我小时候的很多事情,涌上心头,比如父亲的精神问题,时不时在酒后复发的场面,比如母亲常年的被家暴,比如我和我弟小时候受到我哥长年的暴力殴打,猥亵等……我在早几年弟弟严重抑郁症时,谈起过我哥对我的猥亵,他说他也有。我很震惊。我在想,我如果把它们都一一回忆起来,再一一写下来,我应该可以写很多很多。我一直想着,今年简书要写满一百万字,现在是40.7万字,如果我写这个,绝对超了。我有太多想要说的话,无人倾听,我就写给自己看。
原生家庭,以及它对我三十多年人生的影响,我想我可能要用一辈子来救赎。不管我是否愿意,它都一直在影响着我。
我决定不再过分关心家人。要有边界感。比如我不再催婚我哥,毕竟像他也有心理问题的人,万一结婚,说不准又是另外一个我爸。
本来我看完这本书,想和我弟分享一下。毕竟我们小时候关系很好,也曾一起被哥哥暴力殴打的相同经历,也一起对抗过他。对于这个家庭,我们深恶痛绝,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后来想想还是放弃了,估计他也不想再深究过去了吧,大家都组建了新的家庭,大家也在为新家庭忙碌着,也有各自的烦心事。他去了深圳工作和定居,父亲走后也也很少回来了。他以后老了也不会再回这里的了,他已经不再属于这里了。所以我决定不再打扰他。
也许困住的人,只有我。我还在苦苦挣扎,还在寻求出路。
我又想起这两天的一些事。我和前任聊了一会天。他现在起码过的看起来很好,他考出了城,在老家里建了一栋高楼,又换了新的大房子,还生了三胎。我还调侃他居然生三胎真是勇士。他说是个人选择。我忽然有点醒悟,是啊,人家生三胎完全是个人意愿和选择啊,我不能因为自己厌恶不幸家庭生活,而认为别人都是不幸的。其实别人过得很好,只有我还一直生活在过去。
我表姐,最近又有了二胎,一直在和我分享她的喜悦。她一胎和我的娃只相隔一天。那时候我们天天讨论育儿经验。那时候我产后抑郁,她的陪伴让我度过了无数个绝望的夜晚。现在她又准备生育,我感受到她满满的母爱。我很惊讶于她那伟大的母性光辉,但我不是。
我们的母亲是姐妹,所以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经历。我们经常讨论原生家庭,讨论我们各自的母亲这个角色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有时候会痛哭流涕,有时候又会互相理解,互相安慰。不同的是,我不会生二胎。而她可能会生很多。
傍晚我忽然想起我的另外一个同学,我微信找她,我们打了视频电话,聊起了近况。她和我一样,也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也有一个不堪的父母亲。所以我们惺惺相惜,我们又互相鼓励走出去。我们也有一个女娃,刚为人母亲时,也是带娃带得抑郁。所以我们之前经常聊天。现在聊起娃,她也是满满的爱意,她说她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女儿在一起。她说她从女儿一岁起,就对女儿充满了浓浓的爱意,觉得这么小的一个人儿,会跑了,会抱她了,她觉得很开心。可惜我不是这样觉得,我觉得我自己一个人独处时,才是最快乐的时刻。她六个月后觉得轻松了,而我女儿现在一岁七个月了,我才稍微觉得轻松些。说这些话时,我又叹了一口气。她留意到了,也因为她的反应,我才知道我自己叹气了。也是在这个晚上,我才发现,其实我的叹气是经常的。只要我不用带娃了,自己独处了,我都会如释重负,叹口气。
原来,我和你们都不一样。于是,我也慢慢没有了可倾诉的朋友。我之前以为他们会理解我,懂我,我们有些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语言。现在看来,只是我觉得。我们不再是这样无话不谈了。
我刚刚在厕所,准备洗澡,他们在外面刷牙,准备睡觉。我也只有他们休息了,才有自己时间。女儿跟我的时间比较多,所以一直很黏我。所以在刚刚刷牙时,估计是不听她爸爸的话,不愿意让他刷牙。她爸爸喊我,我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我洗澡!于是娃就开始哭了。哭了好长一段时间,换了之前,我肯定是冲出去看娃。听到她的哭声,我会很烦躁!也会觉得她哭了都没有人哄她,想要立刻抱抱她哄好。但是现在我就躲在厕所里打字,我为了不听到她的哭声,把门也关上了。这样我可以安静地再继续写完这些话。
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是买菜做饭,带娃,上班。周而复始,日日如此。我每天晚上带睡娃后,我开始刷手机视频,各种视频,从十点多刷到十二点多,甚至一点。我不想睡觉,我怕一睁开眼睛,又是这样的生活,买菜做饭带娃上班。我想享受娃睡后,我躺在床上这一段属于我自己的时间,我沉迷于手机视频。我一个接一个视频地刷。我也不想和人交流,就这样看视频,一直看到累,看到时间拖到了十二点,一点,才疲惫地睡去。到两三点又被蹬醒,又睡。或者半夜起来上厕所。对,产后有个严重的问题,腰痛,尿频尿急。我不得不几乎每天晚上要起来上一两次厕所。所以晚睡熬夜黑灯刷手机,上厕所,被蹬醒等。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每天起来脾气也很暴躁。眼睛由于看手机太多,也疼得厉害。于是这一周,我断了带睡后刷视频的习惯了。有一天,中午没怎么睡,那晚我早早躺下了,睡了一个饱觉,第二天起床我的心情特别愉快。原来,睡够了心情是这样美好!
这一年多来,我少了很多爱好,比如没时间看书了,没时间写简书了,也不愿意和人倾诉了。除了沉迷短时快乐的视频,我不知道要做什么。那些可以获得长期快乐的事情,我一个都不想做了。我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活着,一天又一天。
那个学生说,我已经飞过了一座高山。可不是吗,如果我没有飞过,也许就不是现在的我了。我想我还有一座高山要飞过,那是我心中的高山,我想越过它。
没有人可以救我,除了我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4847/039c962e239b954d.jpg)
“将自己从精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