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188255/f6d76cf6e2a6791b.jpg)
注明:上图片来源于标题图。
看图作实
(一)
人生八苦本不苦
先苦后甜真幸福
苦是死病老难生
福甜享尽只剩苦
(三)
图下不是大众苦
因为事实真的不
只对先尝生活甜
福缘享尽死前苦(人而言)
加感:
实万物因缘生,包括所有人生,全是因父母是人,因“姻缘”(良缘)或男女“孽缘”(良缘之外)结合,父母有生理功能正常,可孕育出人。
(一)生
因此人之初“生”自身不觉苦,甘愿受痛苦的是父母,能生者是福,如不能生育者才感到是苦非甜非福。
而被生下来的,多是因父母因爱而生,未在出生前被人流掉,有幸出生不死算是来人间开始享福之时,年幼均不知生活苦。
(二)老
人能活到“老”,均只有在活到老之前没有死亡,比起未出生或出生就夭折,老之前因各种不幸早亡的人享福多了。
(三)病
而人生不免得“病”,但古人有“天天病,救了命”,因若把病看成是“天灾”(父母生理遗传基因有缺陷),出生时就是残躯病体,但天造孽,犹可恕,世不缺有这种坚强活着,不怨“天”(父母)还有感上天因有好生之德,使他得生不觉苦。
而若把一切“天灾”(天命不可违)看成是人生不死的“祸”,包括病,有不少真因祸得福,就是自古祸福总相倚,天天病,救了命,注意自身保养,而达天命,即真不是自取灭亡的人生终命。
(四)死
而生老病“死”是万物自然生命规律,人之常情,无人能置身度外,真天命不可违,没一个逆生长,也不可能逆生长,即一开始就是死,未老就先衰,一生就是“病”(天生有缺陷不是病),未出生就死了。那世上真一个人能尝到甜,不知苦,万物不复。
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长生不死,人死真不能让本体本命复生,但生命之神,灵魂可附人体,即再“生”(子女),使生命后继都有人,人人神魂附体,有幸得人生。
如此知道万物虽不免有死死,但死死有生生,使生命延绵不绝,人人有幸得生不忧死。
非一切非天灾人祸不正常的”死亡”(自取灭亡)之老死者,算人生履历比较完整,功德比较完美,因不惜生命,不爱生活,活得不耐烦的人活不到老,人生之苦吃了,但人生之甜多少尝了,人之幸福多少得了,而不单在所有正常老死的生前,包括死后,属寿终正寝,算好死,可享受子孙世代家堂香火供敬,不忘先人功德。名存家谱,正常之死是真到享福之时。
佛说:因缘果,虽生命之缘由天定,但份是人为,包括缘分,因世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一切事在人为,包括生命。
所以佛说:因果通三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即前因后果,因缘果报,种什么瓜结什么瓜,都什么豆得什么豆,因果几时有差,从现实中看因果真不知发现是真不假,可以事先得知。
如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是冤家债主不成父子,父子关系大概只有4种,不是来报恩的,就是来报怨的,不是来讨债的,就是来还债的,女儿是父亲前世情人,兄弟姐妹父母今生能生想生准生就有。
没有恩爱不成夫妻,因夫妻关系实非同一般,和父子关系,父母不是从一堆孩子中找最爱,而子女从生命开始均人事不知,找自己最可爱的父母。今生均身不由己。
百世修得同船渡,千世修得共枕眠,姻缘真不是盲盒,特是现代,多是成年男女凭各自身心感受,从茫茫人海中找自己真爱,故有“压哒不成买卖,捆绑不成夫妻”多是完全自愿。
因夫妻没足够缘份,凭一时冲动苟合不是良缘,此在《幼学琼林》俗称《成语考》婚姻一节【原文】教道,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夫妻真有在有生不死之年互不忘初心,不离不弃,可亲密无间,同床共枕共白头,是最长期的人生伴侣,虽死别难免,但可做到生不离,有真想来世再续前缘夫妇。
而结婚,就有共同的家庭责任义不容辞,有共同的使命即人事最好完成,即把自己今生受父母的养育大恩尽所能报了,把前世恩愿尽可能结了,前世欠的债该还的尽可能还了,别今生在有生不死之年旧债未还增新债,旧情未了增孽情,因人死万般留不住,唯有孽随身,冤怨相报何时了,不到了时谁知道,但在生前想了时不难了。
虽人活着难免不尝苦辣辛酸,使现有人以为一死可百了,以为死后就好了,实是现代少叫因果,原本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于人,因蝼蚁包括其他动物本知道活着再艰难比死了好,而人不教,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包括生命意义。
实自取灭亡是人生恶极,自孽未尽,事未成,人情未了,人为造成人生真不幸,几大悲,即不可避免造成少年丧父,中年丧夫,妻,老来丧子,白发人丧黑发人,不是自然寿终,是不义自毙,自取灭亡者属非正常自亡,叫不得好死,死不得正寝,即包括现代国内不少地方对在外死者子孙不准将柩入堂,不上家谱,死不得人供敬。
而因果通三世,在阳世事未尽,孽未成,至阴司罪责难逃,债未了了,今生变人不想活,不想还债,来世变畜牲继续还,孽债须用孽来还,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因此写此愿有缘简友知道苦尽得甘来,爱惜生命,热爱生活,尽人事,知天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