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结束了冯伦的一本书,不知道是喝了咖啡还是,到现在都睡不着。索性来谈谈感受。
其实现在就是比较迷茫的时期,被搞糊涂了,适合我的究竟是啥?我该为未来做哪些准备呢?我知道答案都藏在过去看过的书里,把它整理整合好,就会发现答案的。
三条真理,一是逆向思维,不走大家都在走的路,二是不要去追风口,风口周围的机会更多更长久,三是变得专业,小而精,相信重复复利的思维。
不要去走大家都在走的路,比如考研,比如考公,要去另辟蹊径,找到一个小的点,努力突破变得专业,这才是算创业,把自己的时间,现有的金钱投资在培养核心竞争力上面,而且也面向了我自己的未来,至于这个点如何找到,就是当下风口的周围,自己的兴趣所在之处的交点,把这个研究透彻。
我的交点应该是以服务企业为目的的,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涉及方方面面,而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你也可以看到他的需求,是处理他的生,还是他的死,还是他的病,还是帮他分配钱财,管理增值,等等一系列。关于他的病是内因还是外因,是内在问题,还是外部风险及时排除病因,避免过早的死亡。如何不突破法律利益最大化……
从现有的结构来看,未来的环境是不是市场带着一群企业小朋友,而是政府是爹,市场是妈,通常是妈来管,妈管不了了,时不时爹来管一下,爹出手了,要么就甜头就特别大,要么就大大的教训一下,爹也积极引导着孩子的成长。我一直在关注林毅夫教授的北大新经济结构研究院,总而言之就是强调有为政府,政府是爹,市场是妈,而不是像亚当斯密仅仅强调市场是只无形的手,政府不能干预。因为现在的环境不适合了,或者说历史已经证明必须双管齐下。
企业研究的对象则不同,企业不是为了研究产品的,企业的真实目的是伺候好顾客,顾客伺候好了,才会心甘情愿的掏钱,企业才能活下去。企业能够一直抓住用户的心,就是活下去的本质,以前的那种靠山式的,暴发户式的,或者为研发而研发的,靠一招鲜吃遍天的,都是难以活下去的企业,不论企业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大家生产的基本原料还是高端科技,背后的本质都是伺候好顾客,顾客就是衣食父母,谈什么乱七八糟的情怀,没啥用,会有几个人为你一个人的情怀买单呢,不如就长在别人得到需求上,不选择你也得选择你。
昨天学到一个点,用户的需求不是你想象出来的,不是凭空臆测,而是深入实地,调查了解,不然你想象不到,也理解不了,更抓不住真正的需求,以及需求背后的本质。我昨天完全意外,这么多人蹦迪,90后00后,我短暂生命面向的衣食父母。说实话体验真的不好,人多嘈杂的地方,烟味很重,可是依然这么多人。大家可能需求不同,我想来一下本质,最主要的是孤独,也是未来的主旋律,以及在一个集体中,可以不长脑袋,忘我是特别开心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刚需。而精神需求也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买单,比如现在的爆款,旅行,游戏,社交,电影,电视,奶茶等等。抓住了需求就抓住了用户的心。
很多企业谈改革谈创新谈突破。之前我在混沌学到的,什么跨界迁移,什么哲科思维,什么分型,小领域试错,独立出去……这些都通通不是本质,也没抓到关键,哪怕我这些技能都会,可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标准,怎样是好的,是可行的。
背后的本质是我伺候好了顾客吗?如何精进产品的服务技能,或者说我现有的资源能力还能够做好哪项服务。我又能否为用户创造需求呢?
总结一下,无论哪种选择都要去看到本质,无论是面向企业政府市场个人,从商还是从政,成全别人成就的才是自己,无私才是真正的自私,不争才什么都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