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forting and inspiring.
对人的用心是那么自然而然
书内容摘要——
当我们本能地去威胁和惩罚孩子,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童年时被对待的方式。
当我们控制不住情绪而对孩子发脾气,我们看到的是自己内心的焦虑。
当我们逼着孩子去实现我们而不是他们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深层的恐惧。
神补刀一句:“当你对着孩子又吼又叫,那是因为你自己又穷又忙(穷忙族),而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在“成长树”或者“小花生网”看到的。)
孩子带给我们无条件的爱和幸福,孩子是不会和家长去讲条件的。
孩子都是投奔父母而来,不要把照顾和教育的责任交给再上一代。
所有的不快乐,都源于自己对自己的不接纳。接纳了自己及周边,自然就会快乐起来。当家长的要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认同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共情 - 看到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
尊重孩子的需求,允许他们做他们自己。很多时候,孩子让父母头疼的行为,背后都藏着孩子不懂得怎样表达出来的需求。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趣的,不要用昂贵的玩具和兴趣班取代自然环境中的玩耍。
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孩子会很容易体谅父母,理解自己的行为给父母带来的困难,从而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父母忽视了孩子,孩子同样的忽视父母,不愿意为父母做出改变。
============划重点:怎样提升亲子关系=========
1. 不干涉属于孩子自己的事。
2. 不指责、不批判、不贴标签,只陈述事情。
这一点举个栗子说明:当孩子很晚还没把作业写完,不要给他贴“贪玩”、“拖拉”、“不负责任”的标签,而是告诉孩子“明天妈妈还要上班,孩子这么晚不做完作业影响到妈妈休息。”
当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告诉孩子“大人要上班,如果ta不去幼儿园大人就没法去工作了。” (我-信息、你-信息。)
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孩子会理解父母的需求。孩子看似“找麻烦”的举动,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个需求。
3. 当孩子和父母的需求(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尝试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去解决,不对孩子用权威手段。不要求孩子的“服从”。
学会给孩子表述感受,用“感受”替代“命令”。
例如“妈妈要去做XX事了,现在不能陪你玩了”。
“你把玩具扔到厨房里,影响妈妈做饭了,妈妈觉得很不方便”。
(我-信息、你-信息。)
4. 我们给孩子的尊重或轻视、鼓励或打击、爱或者恐惧,迟早都会回到我们自己的身上。
5. 不剥夺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