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领导人之间较量发生的故事,透过历史展示了各自的智慧和谋划能力,不仅是历史回顾,更让我们受到很大启发。我的感想分述之。
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很重要。作为一个领导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摆领导身份,要严格要求自己;越是关键时候越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与大家同患难共时艰,方能化险为夷。书中讲老蒋到上海督战,却从未在上海居住,而是一直呆在自己在吴淞口的军舰上,只在召集重要军事会议时才走下军舰。于是,上海守将汤恩伯效仿,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长江口的军舰上。导致战事发生后,军长找不到司令,师长找不到军长,团长找不到师长,乱成了一锅粥,不战自溃,使原本号称“固若金汤”能守三个月的防御工事,不到半个月就被共军占领了上海。
可以看出,老蒋对上海能守三个月也没有信心,主要表现在不到岸上居住、随时做好撤离准备(在军舰上生活办公)、没有和将官呆在一起这些现象上。于是汤恩伯也效仿老蒋,无心守城,做好逃跑准备。下面的军官都看在眼里,都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都在谋划如何逃跑保命,哪里还有心情去打仗啊!这样就难逃失败的命运了!
我想,如果老蒋坐阵上海指挥,天天到战事前线慰问官兵,做出和上海共存亡的决心,那么坚固的工事,还有很多新式武器和装甲车,怎么也能守三个月吧!
历史终究无法重来,它启示我们,越是在关键时候,越是在打硬仗时,一定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用行动来给下属表明自己的决心,这样才能凝聚起大家舍生忘死、团结一心的力量,才能创造超常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