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校与社区
第二节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一、互动的起始
学校广泛开展为社区各种年龄人服务的教育活动,通过开放校园、开设成人教育课程等,争取社区对学校的支持,迎来了学校与社区沟通和互动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增进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与交流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二、互动的历史演进
在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也不断地演变并呈现不同的特征。早在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杜威的教育理论,倡导了乡村教育运动。
在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实现了学校教育与革命斗争、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真正的结合。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与社区互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矛盾表明,仅仅依靠发展制度化教育来提高人民大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在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促进学习社会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已逐步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
2004年12月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推进教育工作的若干建议》,强调了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推进社区教育”的任务。可以说,发挥社区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学校与社区之间营建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
三、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存在差距
在观念上,很多地区的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中,参与的双方对“学校互动”的理念与基本内涵未形成正确理解,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也无法充分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长远双赢效益。
(二)资源不能及时开放
资源开放的问题是双方比较敏感也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共享可能受到其他利益驱动而带来种种困扰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受学校中心意识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学校教育资源比社区教育资源更具优越性。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
首先,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社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往往随着管理者的决策变化而变化,缺乏与“互动”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来规范和保障互动的良性运行。
其次,就是互动的经费问题。就学校方面来说,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这些费用仅能满足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的正常运作,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参与社区互动。
再次,缺乏必要的督导评价机制。
(四)发展不平衡
从地域上看,由于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学校与社区教育的重视、意识程度有所不同,我国沿海社会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互动就呈现出起步早、系统性、规范性强等特性。而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没有余力大面积开展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工作,教育发展相对比较滞后,难度较大,而且当地群众对学校与社区互动的作用也没有充分认识,因而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开展力度不够。
(五)流动儿童在社区的融入
在当前社会剧烈变迁、城市化加剧的新时期下,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区也成为学校与社区关系的一个新问题:一方面是城市社区对流动儿童的接纳程度。另一方面是流动儿童对城市的认知和适应程度。我国学者李宇鹏认为,当前流动儿童在城市社区的认同和融入中主要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因我国城乡二元做分隔的巨大差异,以及户籍制度赋予引群体双重的身份,他们既是农业户口又是新进入城市的新市民,这使得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化过程既不同于城市户籍儿童,又不同于农村同龄儿童。
第二,政府对流动儿童法规和政策的不完善,加大了流动儿童城市整合的难度。
第三,流动儿童较多由农村留守儿童转变而来,其城市融入的过程本身也是在逐步生长和认知社会的过程,这个对新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双重适应使得他们比同龄群体具有更大的心理负担。
第四,家庭成长环境的局限性、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巨大反差、城市社区成长 环境的恶劣,使得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困难程度加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