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认为学习写作,是有好处的,甚至认为写作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是坚持写作的人却寥寥无几,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没有恒心,只是三分热度。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晚上想着千条路,醒来继续走老路。”
有的人认为说这话的人不懂得改变,喜欢把自己沉迷在安逸中,或者心中有改变的意识却没有行动。
其实每个人都有上进的想法,然而改变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行为设计学》中说,人往往疏忽改变的三大事实:
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看似难于改变,实则精力疲惫。
看是人的问题,实则是情境问题。
一,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拿写作来说,我本人是不善于文笔的,但是在我的身边有很多高校的大学生们,写作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们曾在大学期间也有做过很多毕业论文。
然而他们对写作变现却表示质疑,我不明白像他们这样高学历,好文笔记的人,为什么对写作不感兴趣?学习写作明明有各种好处,可以增加表达能力,可以投稿变现、可以拆书、可以写书评、写文案,新媒体时代会写作的人真的很赚。
然而在他们眼里写作远不如找一份工作来得更实际,因为找一份工作每月都会有固定的工资,而写作换回的酬劳多少完全要靠自己付出的多少来决定。
他们觉得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可以收获一劳永逸了。
开始我觉得这样的人是顽固不化,其实本质是他们根本没有明确的方向,写作根本就不在他的职业规划范围之内,他们只想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一个大公司里。
事实上他们没有看到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没有一家公司可以保证在未来的日子里绝对的稳定 。
写作其实并不难,也没有那么高大上,只要会说话的人就可以学习写作,学习写作可以应对未来的不稳定 ,大多数人明知道写作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坚持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
二,看似懒于改变,实则是精疲力尽。
心理学曾做了一个感知食物的实验,选择两组大学生在他们空腹三个小时之后,把他们分成A、B两组。
A组大学生给他们送上了曲奇饼,B组大学生作为对比实验,给他们送上了胡萝卜,之后给两组大学生分别做智力测试。
智力测试的结果A组,表现得更有耐心。
吃胡萝卜的B组大学生在测试的实验中表现的缺乏耐心,难以坚持到底。
有时我们对那些想做出改变但没坚持到底的人,只是简单的作出判断,认为他们没有毅力,没有恒心,然而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是因为他们精疲力尽,才导致坚持不到底的。
我们许多人总喜欢这山望着那山高,对待事物总是在不断的选择,以为信息方便的时代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却没想到自己不自觉的陷入了决策瘫痪之中,让自己感觉到心疲力尽,这种心累大于身体的疲劳,这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让做事拖延、逃避,把自己陷入这样的负面情绪中。
同时选择多样事物,只会让我们精力涣散,做事不能专注同一件事 。
三,看是人的问题,是这是情境问题。
有个亲戚嗜酒如命,逢酒必喝,逢喝必醉。他的家人经常苦口婆心的劝解,可在他心里认为喝酒并不伤大雅,醉酒也无所谓。
只要是他与曾经喝酒的哥们相遇,醉酒就在所难免了。
半年前因为头疼去医院检查,发现有一个血管畸形,医生曾告诉他,醉酒容易引起血管破裂而发生危险。
为了自己的健康,亲戚自动自发的禁烟禁酒了。
以上三个实例,证明改变其实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是当一个人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时,没有外力强迫也没有外界的鼓励和鞭策,这个人还能坚持去执行,这就是一种自律,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愿望,因为自己有强烈的目标,所以心甘情愿的对一部分事物做出牺牲,并且心甘情愿的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他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是极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