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改变有一种误解,以为一个人既然决定要改,那他就应该脱胎换骨,变得完全不一样。所以只要他有一次跟原来相同,我们就认为他没有改变。可真实的改变常常是一个新行为和旧行为同时共存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习惯盯着对方的旧行为,因此忽略了对方的新行为,以为改变没有发生。重要的不是旧行为还会不会出现,而是新行为会不会增加。”
前两天读陈海贤老师的《爱,需要学习》,读到这段话让我感触挺深的。海贤老师不愧是心理学博士,他写的这段话真写到我心里了。的确,对于改变自己就是这么想的。自己心里就是认为既然要改变,就是应该和过去完全不同,但凡有一两次又回到了过去,就感觉改不了了。原来这是对改变的一种误解。
那么这个理解迁移到其它方面也应该是适用的。前段时间总想改变自己深夜更文的习惯,一连坚持了好几天白天就把更文写好了,想着这晚更文的习惯总算要改了,可突然有一天白天太忙了,没空更,又拖到了晚上,心里一下就有点泄气了。还是强忍着坚持了几天,又被打乱了,心想还是算了吧,改不了了,晚更就晚更吧,比断更好多了。
现在看来,也没有那么糟糕,既然真实的改变是一个新行为和旧行为同时共存的过程,自己要完全改变晚更的习惯也只是个时间问题哈,并不是没法改了,这样想着舒服多了。
这样想来,很多事我们总感觉没法解决,其实不然,关键还是看我们怎么理解这事,进而怎么去处理,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也就天壤之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