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你想读的文章——佛系写作方法论

写你想读的文章——佛系写作方法论

作者: 无限漫远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10:13 被阅读0次

    从小到大,相信每个人都有写过文字,可能是朋友圈的吐槽,看书后的读后感,工作时的年终总结等等,内容组成可能是当下的心情感受,事情本身,或者兼而有之。

    现在,很多人选择开微信公众号,在这里分享内容,但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有些人放弃是觉得写了一段时间,粉丝很少,没人看;有些是原本想的内容写完了,不知道之后要写些什么;有些是看到别人篇篇10万+,接广告挣钱,抱着快速变现的目的来的,结果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就放弃了。

    最近看到一本很有意思的关于写作的书——《写你想读的文章》,作者是日本专职写作的网红写手田中泰延。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是一本介绍具体写作技法的书,而是分享自己从资深广告文案到自由写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感受,比如写什么,要写给谁看,怎样写。特别适合打算开始写作,但是不知道从何开始,或者遇到瓶颈,不知道如何继续的人们。

    今天会从文章内容,目标人群,写作方法3个方面给大家分享。

    第一、网上爆款文章有九成是随笔

    随笔是指意象和事象交织之处产生的文章,所谓事象,就是我们耳闻目睹以及所了解的事情,包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人,当我们与事象接触,心灵为之触动,便会产生想要把所见所想记录下里的念头,此之谓意象。

    简单理解,你看了一本关于写作的书,读后感中描述书中的内容本身,作者背景等实际内容即为事象;因为看了这本书,想到自己第一次动笔写作时的感受,想到看过的其他写作相关书的内容,两者内容上的异同,想得到用这本写作书中提到的内容结构去分析自己以前收藏的很喜欢的文章等等。

    意象并不止是描述自己接触到人、事、物这些事象之后的想法,自己对应的内心世界。事象本身并不是孤立的,总有其他事象,外部环境与之相联。比如一部《哈利波特》电影,它是系列电影,这部之前与之后剧集的剧情都是什么内容;电影中有些很厉害的特效是怎么做出来的,利用了什么技术,有没有其他作品中也用了这个特效;电影是小说改编的,是完全依照原著来拍的呢,还是有所改编,这些改编是让作品更好了还是差了,为什么这么改编;作者是谁,写这部小说的背景是什么,作者还写过其他作品吗,都是什么内容;还有电影中的演员,背后的出品公司,工作人员,票房等等。这都是这部电影的意象。

    单纯描绘自己的内心,内容难免无趣,毕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悲喜终究是不能相通的。相比之下多多描述与之相联的其他外部环境,其他事象多多少少都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大部分爆款文章都是如此,主要内容为事象加上与之相联的其他意向内容,可能再加上部分内心感受。

    现在公众号的软文也大多如此,直接说是广告,大家都不爱看,不会点进去。于是现在的标题和前面的内容大多看着和广告内容完全没有关系,可能是当下的热点事件,当红人物,实用技巧,广告内容作为与之关联的意象内容来存在,让人猝不及防,有的人甚至开始玩起了看文章猜广告的游戏。

    第二、没必要设置文章的目标人群

    长久以来,做任何事情前先想好目的好像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写作也是如此。为文章设置好的目标人群可能和自己有共同点,可能天差地别。

    临近年底,你花了很多时间查资料,写了一篇明年在颜色,风格等方面流行趋势,干货满满的内容,觉得20+的时尚人士肯定会很喜欢,阅读量肯定不错,可能最终结果远比不过时尚博主类似的内容,很多时候,谁写的往往比写什么更重要。

    现在线上的内容传播大多依赖于智能推送,根据对应的标签,算法等来分发,将内容推送到对此感兴趣的人面前,千人千面。但是,相信我们都经历过收到完全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内容,也有原本完全无感,但是看了某些内容之后非常感兴趣的体验。你设置的目标人群可能完全看不到你的内容,而不是目标人群的人可能更感兴趣。而且每个人都是多元的,心情,喜好,想法都一直处于变动中,并不是几个标签能够概括的。

    与其这样,不如先保证所写的内容是自己喜欢,觉得有趣的,写你想读的文章。当然,大数据时代,并不是让大家全凭心意,完全不做定位,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在设置目标人群前,确保内容是自己满意的,这样就算没有吸引到其他人,至少取悦了自己。

    第三、写你想读的文章

    前面提到过,大部分爆款文章都是随笔,既有事象内容,也有意象内容,如果你希望通过文章,和其他人交流,这也是更合适的内容形式。

    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能做到看完一本书,看到一幅画就能想起和此相关的创作者,创作背景,系列作品等等,可能意象内容中只有内心感受是明确了解的。不了解的内容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提出疑问,深入思考,在各种视频、书籍中找到对应的答案,这个过程一定能让自己有所收获。不同时间段,人的想法心态是有所变化的,但是有这部分意象内容的存在,相信能让自己以后回看时仍然觉得有趣,延长了内容的生命力。

    书中提到作者写文章经常就是几万字,影评也是如此,我一开始很惊讶,感觉这是只有论文才会出现的长度,后面看到作者写文章的方法是“写手的第一要务是调查,接下来从调查结果中提炼出10%的信息,然后再从这10%中浓缩出10%作为笔者的思考”,就理解了。作者原本以为这么长的内容会没人看,结果阅读量很不错,大家都能从丰富的内容中找到感兴趣的部分。

    我们在调查相关内容时,各地方图书馆的藏书和网络图书库是个很好的素材来源选择,内容丰富,还不收费。

    任何文章只要公开发表,是否有人看,人数多少,评价是褒是贬,是否能有收益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范畴,我们能控制的是内容本身,对应的事象,相关联的意象角度,内容的结构和层次等都是自己喜欢的,喜欢才是源动力,才愿意为此付出时间精力。如果内容都是自己不喜欢的,就像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待遇再好、工作量再小、同事再好相处,都会觉得累。

    希望大家都能写自己喜欢的文章,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找到自己喜欢的爱人。

    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你想读的文章——佛系写作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uy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