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很早就体会到,很多事,本想和家里人好好讨论,但最后却变成一次双方的价值冲突,要么我要说服他们,要么是他们强加意志于我,结果总是不欢而散。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家人还是自己,其出发点都希望我变得好,而问题就发生在处理方式的不同,基于这种不同,最终往往体现在强加意志给对方上。
我明知,依据家人的想法,当遇到不合他们意愿的行为方式,他们肯定倾向于对我意志强加和说服,而往往这种说服在语言上就变成对个人的评判,带有明显的偏激和情绪。这已然演变成双方“ego”的较量。
被情绪占据的大脑,想要理性分析问题就真的难了。
对于长辈,他们有对世界的自身理解,有他们的处事判断,长时间的生活使他们获得了为人处世的框架。他们不能明白其中问题所在也是情理之中。
而我呢?早已知晓双方争论中,一旦被情绪左右,想获得双方满意的结果基本不可能。我知道更好的处理方式是停止争论,找双方共同点,如出发点都是为我好等等,但明白这些的我,却依然拼命想要说服他们理解与认同。这样的处理方式就不应该了,否则多年的读书与思考岂不只流于形式。
再者,对于我,作为子女,本应孝为先。孔子就曾说,孝包括“色养” 也就是说“要和颜悦色的奉养父母长辈”,而如今,身体力行之时,才发现知易 行难!
对于长辈而言,教育子女真是一门学问,一味意志力的强加,往往带来的是子女以后在很多事情上心理的远离,比如我,就曾在和父母长辈发生争执后多次有这样的想法,下次遇到事情绝不和家里人说。而一次次心理上的抵触,带来的是子女不愿再和家里人讨论自己的事情,而父母会觉得子女在心理上开始和自己有了疏远。
仅体会这之间的不易,至于如何处理,我并无过多的经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子女想要改变年迈的长辈们,说服他们,这点基本是不可为的。至少对于我而言,从小到大的尝试,没有一次他们是心悦诚服的接受,即使某些时候接受一些,也只能算是父母对子女一种基于爱的妥协,又或者说一种对于子女长大后,无能为力的一种放手。当然我更倾向于前者,毕竟,我始终相信,世间再无比父母对子女更真挚、更朴素的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