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人知道照片中的男孩姓甚名谁,可以确定的是他幸存了下来,长大后成了一名卡车司机。
男孩身后的废墟曾经是他的家,摄影师托尼·弗里塞尔回忆道:“这孩子出门去玩了一阵,回来后发现他的家已经被炸毁,他的父母和哥哥都被炸死了……他抬头望着天空,脸上的表情混杂着困惑与蔑视,那种蔑视的神情让他看上去有点像童年版的温斯顿·邱吉尔。多年以后,IBM在伦敦做活动,用了这张照片。那时这个男孩已经长大成人,成了一名卡车司机,他来到IBM的办公室,说照片中的男孩就是他。”
1945年,纳粹德国已成强弩之末,但他们依然用包括V-1和V-2飞弹在内的各种手段对英国进行轰炸,其中仅V-2飞弹就发射了1115枚,绝大部分射向伦敦。
据估计在伦敦有2754人在这样的袭击中身亡,6523人受伤,而战场上被V型飞弹杀害的英国军人约为2917人。
由于V-2飞弹是一种超音速武器,袭击时没有声音预警,也很少能用肉眼看到它的踪迹,因此它给英国民众造成的心理恐慌远远超过V-1飞弹。
不过在杀伤力方面,德国飞弹取得的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它们毁坏得更多的是建筑物。飞弹袭击达到高峰的时候,伦敦有超过2万座建筑在一天之内被炸。

拍摄这张照片的弗里塞尔是当时最有名的时尚摄影师之一,曾与塞西尔·比顿和爱德华·斯泰肯等名家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里塞尔自愿加入美国红十字会,后来成为陆军妇女军团的官方摄影师。
她曾两次前往欧洲前线,在伦敦停留过一段时间,用镜头记录下战争带来的恐怖。
最后送上一张着色版照片:

-----END-----
我的新文章会在个人公众号弄影记(公众号:feiyumylife)提前首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转载请私信征得同意,并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举报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