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更一文380】马明洋|德育,让孩子回归正常

【日更一文380】马明洋|德育,让孩子回归正常

作者: 马明洋河南信阳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22:58 被阅读0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首要位置。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人,而道德教育具体指的是一个人应该和将会如何生活以及内心想成为好人的愿景。因此,道德教育就额外重要,本文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讲述自我的职业生涯中如何进行道德教育,试说明自我对道德教育和教育的理解。

    一、概念解读

    (1)道德

    道德是全面发展中的主导成分,是一种愿望成为好人的愿望;一种态度不断克服遭遇的困难积极向上自我肯定的态度;一种关系,一种想要帮助他人的愿望并付诸于行动,通过帮助他人而交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道德是内在的一种愿望,是贯彻人的智力发展,精神生活,与人的整个生命成长相促进,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2)概念

    道德概念:在儿童时期进行道德教育时形成一种素养即在社会中,在人们中间生活具有自己的行为要益于他人、以德报德、劳动光荣关心人、关心生物等。这些概念的形成需要体验。

    道德信念:个人的能动力量,是对坚持真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为此随时准备作出任何牺牲的一种热忱期望。

    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

    (3)关系

    道德概念向道德信念的转化是以学生的行为、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习惯是充满情感和态度,更是产生道德信念的萌芽。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具有道德信念——从知到行,知行合一。

    二、教育的源泉

    道德教育的第一个源泉是预先计划好的教育工作,这包括:集体中多方面的道德、劳动、创造和公民政治的相互关系,这些相互关系是为培养人而专门建立的;教育者的话:把老一辈创造的、设法获得的或通过斗争才得到的宝贵财富传给青年一代。这一切是由教育者事先规划、制定好了的,好比是第一套教学大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意识记。

    道德教育的第二个源泉在童年期尤其起特别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儿童周围的复杂关系。这些关系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氛围,是能向儿童揭示各种道德内容的直观课。谁也没有把这些关系看作是一种的教育方法进行思考。

    三、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 直接教育

    直接教育的方式包括劝诫、表扬、惩罚等,也是教师们非常常用的教育方式,然而,效果方面并不是太理想。劝诫、表扬、惩罚,各有利弊,但是都非常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都要遵循苏霍姆林斯基的维护规则、尊严、发展学生道德理解力的原则,同时也要事先做出一定的规划、预测、措施,从而争取达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佳化。

    (二) 道德氛围

    相对来说,可以称为间接教育。主要利用道德教育的第二个 源泉——“儿童周围的复杂关系”,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无意识,不知不觉进入记忆深处,因此它比直接教育方式更为持久、有效。

    源泉背景包括哪些呢?首先教师的德育语言;其次,教师为学生所创设的道德环境;再者,学生生活于其中的校风、家庭亲朋的道德观等。最重要的是,这些背景必须都含有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力量,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 集体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体,形成正确的舆论,使每个人无形中受此力量的制约,从而增强是非感,形成负责任的道德态度,防止集体成为打击人、排斥人、孤立人的力量。

    运用集体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个体。集体打击的不是个人,而是个人所违背的集体价值观,甚至给集体带来损失的错误行为。个体与集体是和谐的,个人不是集体的工具,是集体欣欣向荣的血液,集体是个性发展的丰富的源泉和背景。

    (四) 自我教育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他律逐渐走向自律,从被动的接受外在规范走向自己的良心法则,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与自我教育必须紧密的结合起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四、教育实践

    (1)现实状况

    2019年秋,我服从于河南省淮滨县教体局的工作分配——到我的家乡淮滨县赵集镇第三小学服务六年。

    我满怀着自己的教育梦,以饱满的热情、十全的准备迎接我的第一批属于我的孩子——我一直坚信着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格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孩子是我的。”然而,现实却一次又一次的灭杀我。

    小博从不交作业;小江识字量过少;小雨调皮捣蛋;小轩抄袭作业;小刘书写不规范;小洞从不敢看老师——记得我上第一节课时,小洞就一直低头,从未与我的眼神对视过。更在游戏互动时,轮到他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他的头已经低到桌子下面。课后了解到,他在二年级的时候,被某老师在课堂上“一巴掌扇”倒地下,从此性格大变。我想,小洞同学没有安全感,很可能受这件事情影响。

    (2)心态转变

    知道这件事,对我也有很大的影响,让我知道农村的教育生活和我想象中的并不一样,甚至可以说相差十万八千里。我感觉孩子们需要的,并不是僵硬的知识。(孩子们的辍学率特别的高,基本在初中就会外出打工挣钱,其家长都在外面打工,也对孩子抱着外出打工的思想。)我认为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信心、是思想、是观念。而且农村里的学习基本上以机械地是把老师的头脑的知识灌输到学生头脑里,很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荣誉感和自尊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做一个好人的愿望。也就是说,教书育人必须先育人,然后在教书。而现实却是以分为主,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学生能考高分,能在评比中有面子……

    (3)采取行动

    01游戏课的开设

    从那一天之后,我的课变成了游戏课,变成不正经的课了,而且每周四下午第三节都被孩子们定为游戏课。也从那天后,我似乎改变了我的教育梦,不再想成为骨干教师、中原名师,而是只想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这样的思想和放弃或许来至于——我的老爷爷曾告诉我: 欲做先生,先做孩子;我在实习时,遇到河南省实验小学英才国际小学中的杨老师,她在分别时把她父亲在她刚入教师时送给她的八个大字转送给我“教书育人,误人子弟”。

    02课堂融合提兴趣

    从此以后,我不再是一个正经老师,在我的语文课、英语课上,我可以骄傲的说,孩子们都是笑着度过的,没有严格的纪律,也没有统一、整齐化一的举手,坐姿。可能我不严谨、不正规,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更方便开设情景课,把教学内容与音乐美术戏曲舞蹈等因素进行融合。因为我发现这些因素的融合比干巴巴的直接讲述、灌输孩子们知识,更加有效,孩子们的兴趣也更加高昂。我不敢说这些因素的融入使孩子们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因素的融入使孩子们对我的课堂更加喜爱,注意力更加集中。

    就这样,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我也基本上算站住脚了,但孩子们长期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我却迟迟无法解决。很荣幸,我遇到了王晓春教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我以此为抓手对我们班的孩子逐一进行分析,从这里我发现遇到问题学生,我们都可以试着从“是什么,怎么造成的”两个方面分析思考,然后再结合分析的结果去想解决的办法,而且书中也给了非常有用的办法。

    五、个案分析

    我认为我们班最严重的是小洞同学的问题(他在二年级的时候,被某老师在课堂上“一巴掌扇”倒地下,从此性格大变。我想,小洞同学没有安全感,很可能受这件事情影响。)小洞学不敢和老师眼神对视、不回答问题、不写作业,甚至逃学,这些都是小洞同学日常的表现,也是小洞同学没有安全感的体现,是孩子畏惧的反应。

    我知道这个时候进行再多的知识传授,进行再多的威逼利诱,都是徒劳无功的,甚至还会加剧目前情况。

    我所能做的就是秉承老子的不作为的思想。在课堂上不再管他作业、不找他回答问题,总之不批评他。

    但是,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或者优点(于永正老师说,哪有什么优点呀?完全是我用放大镜找出来的,甚至是强说成优点的)我都会无限放大鼓励赞扬他。

    在班级,我刻意营造一种安全、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畅所欲言。在课下和游戏课上,我刻意的、逐渐接近他,有机会会尽量优先给小洞同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能就是在这样的玩中,小洞同学的畏惧表现明显改善,现在在黑板上也屡屡可以见到他的身影。在校园里碰到的时候也会主动和我打招呼。

    遗憾的是,只带了半学期,因工作调动没能进行持续跟进,书上的自我教育,我不确定还是是否有没有,当时刚入职的我只是凭借自我热血去感染激发孩子,没有系统化专业化地进行道德教育,只是想让其看起来正常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一文380】马明洋|德育,让孩子回归正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vs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