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起风了,呼啸的声音,一阵胜过一阵。
坐在六楼的房间里看书,风起的日子,耳畔便充斥着各种嘈杂的响声,其中最尖利刺耳的声音是,铁栓与门环相互摩擦发出的吱嘎声,这样的声音,总不由得使让联想到小时候电筒圈刮锅油渍的声音,随即全身条件反射般泛起鸡蛋疙瘩,看书的兴致也降低不少。
一番琢磨后,在门栓上裹了一层厚厚的纸巾,对着门环使劲套上,门栓与门环之间总算是严丝合逢,风来,除了“扑扑”的铁皮鼓动的响声,再也没了嘎嘎吱吱的声音。
室内静了,心也就静了,下午路经小学校园时,看到的素雅景致,便不自由主地在脑中放电影似的闪现。
很意外!
小学中学仅一墙之隔,到小学的次数却屈指可数。而且每次都是经由大门进出,来去匆匆,从没细心打量过校园的环境,我想,最主要还是潜意识作崇,从教多年,校园给我的印象几乎是大同小异,若要作个比较,无非有的占地面积的大,有的占地面积小而已。
今天,若不是为操小道去幼儿园接儿子,我怎么也想象不到,小学校园竟是如此洁净。经小门直至学校后门,三百来米的柏油路上,看不到一片碎纸屑,时至寒冬,泛黄的草地上,除却凋零的几片树叶,塑料垃圾也是没有踪影,当然,更不用说远处泛着莹光的地砖过道。
心里一直纳闷,这两年,中学特意成立“劳动卫生部”,抓“边走边吃”的现象,已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可时至今日,学校卫生不见有多大好转,甚至有“退化”的现象,楼梯间,时不时有“垃圾”赫然出现。
是人多?我看也不见的,据说小学也已人满为患,突破3000人,与中学旗鼓相当,可卫生状况,一分高下,值得深思。
很感慨!
小学校园不仅洁净,也很美,这种美,不炫,不艳,给人的印象,素雅有格调。
环形的校道旁,绿植疏密有致,大大小小的草坪总在恰到好处的地方,绽放出一片绿意,缓解你的视觉疲劳,远处的绿茵场,看起来虽小巧,但很精致,锻炼的场域,按项目划分,各种设施,一应俱场。
穿行校园,墙面灰白素净,没有人为刻意制造的“标识”“标语”,自然就少了文化给人心灵的逼迫感,紧张感,轻松随意之间,不禁感慨世事变化之快。
记得刚入剑声时,行脚处可是一片荒地,众草丛生,污水横流,冬天还好,草木枯萎,裸露着或高或低的坡地,闲暇时逛逛,竟也有出入乡间田地的兴味,可一到夏天,杂草疯长,毒蛇隐匿其中,也不自知,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多处设有警示牌:不得入内,小心毒蛇。凉风来袭,我们也只是当郊野风景欣赏。
四年不到,荒野变校园,这么美,这么净,恍如梦中,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自己的眼。事实上,这样的变化还在悄然发生,临近学校市民中心正处在收尾阶段,校门口的高档小区,也已撤离护栏,开始外墙的喷绘。
美,正汹涌而来,最要紧的,擦亮我们明媚的眼,不辜负每一段时光,不错过每一朵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