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村子里上的小学,它距离我家很近,三分钟就可以从家跑到学校,坐在家里可以听到上课铃,每天上午十点都可以听到广播体操的声音。从来不用家长接送,根本不担心走丢。下雨的时候很少带过雨伞,每次冲到雨里直接跑回家,衣服都不怎么湿的(但是我会羡慕那些有家长前来送伞的学生们,要是我的爸爸妈妈也能来就好了)。
出了家门朝南走就可以看到学校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栋红色的教学楼,上面还留有雨水冲刷留下的白色的痕迹,看起来非常明显,就好像光滑的镜面有了裂痕,很不好看。其实教学楼之前是黄色的,但是因为时间长了,显得老旧,这才刷成了红色。
校门口有一座桥,用石头和石灰砌的,两边有半米宽的小平台,摸起来有些粗糙。早上来的早的话,可以看到两边有许多拿着本子补作业的学生,抄作业的学生一样很多。我是个很不安分的女孩子,不走桥面,而是走在那小平台上,一直到桥的那头,然后蹦下去,每次都这些我都觉得很刺激。桥的下面是一个挺深的沟(以前觉得深,但是现在并不这样认为),下面扔了很多花花绿绿的零食袋子,还有很多野草。其中有一种藤蔓型的草我奶奶经常会割一箩筐回去喂兔子,兔子很喜欢吃,但是我不太喜欢这种草,因为它的上面有很多刺,摸起来非常扎手,一不留神还会留下血口子。
学校的大门是栏杆型的门,很高很大,在上课的前半个小时,负责开门的老师会带着钥匙给我们开门。每次只要一天的最后一节是体育课,校门口就会乌压压的聚集很多学生,喊着:“老师,开门吧!马上就要放学啦!”
学校的教学楼一共有三层,每个年级一个班,有时候也会有两个班,当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上了二年级以后是没有分过班的,大家相识六年,每一位同学我都很了解,他们的家我都知道在哪里。教室不大,一班只有四、五十个人,吵吵闹闹也很是有趣。
学校的地面是土地,下雨的时候很泥泞,只有小路是用砖块铺成的。村里的小学分了三个校区,我是在安西(西边的校区)上的,这是三个校区中最破的一个,不像学校,而像一个田庄,但它是最有趣的一个学校。
学校一共有三个花坛。正中央的花坛最好看,是花朵的形状,里面有一个年代久远的亭子,中间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学校的历史和捐款建校的人员名单,亭盖上有学生那粉笔写着:“XXX喜欢XXX”,以此表达对一个人的爱慕之情。两边还种了两颗大松树,亭亭如盖,不知道在这里存在多少年了,非常粗,需要两个人合抱才围的住。我和同学们经常在上面捉迷藏,现在想来,都是归去来兮不可追!
另外两个花坛分别坐落在东西两边,东边的花坛很大,里面种了松树和柏树,里面落下的松针一层一层的,花坛的前面是旗杆,平时都是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的。西边的花坛种了很多杜鹃,开花的时候满校园都是花香。
学校的西南角是一栋旧教学楼,一共有两层,上面一层已经不再使用,下面一层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学生们都不太喜欢接近这里。东北角是教室宿舍,旁边还有一个小菜园,夏天的时候,总有学生会去偷偷摘一些西红柿和黄瓜,对了,这里还有一个狗洞,逃课的时候大家总会从这里钻出去,不过后来被老师发现了,然后就被堵住了。
一直往南走,穿过一道拱门便是操场了,其实应该说是草场,没有水泥地,没有塑胶跑道,只有草和树。每到秋季开学,草都会长到小腿那么高,学校很穷,请不起割草的工人,这时候,学校就会给每个班级都划分一块地方,然后组织学生们带着镰刀割草,我有个同学家里喂了两头牛,我们就会把割的草都给她,用麻绳口袋装起来,背回家去。我因为太得意忘形,被镰刀割伤,哭了好久。
操场的最北边种了一排杨树,有些树的根都长了出来,累了的时候可以坐在上边歇歇脚,很是惬意。
操场的东北角是一个滑梯,是用砖砌成的,上面铺了一层瓷砖,我有个同学很淘气,滑滑梯的时候,滑到一半就从上面跳了下来,最后脚脱臼了。滑梯的南边是一排乒乓球台,用水泥和砖头砌的,非常结实,男生们会在上面打乒乓球,女生们就待在台子底下说悄悄话,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好地方。
操场上还有两个篮球架,它们的底部被深深埋在土里,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会把篮球给我们玩,因为学校里只有两个篮球,所以大家都很珍惜它们。
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大学,校园都修的很精致,但是在我的记忆中最鲜活的还是小学的校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