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率”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个好词。直率能让人省下揣度的心,让许多原本不需要纠结的事变得真的干净利落,看起来对于对方和自己都是一种便捷又高效的做法。于是直率成了一种受到追捧的品质,比如《欢乐颂》里曲筱筱敢爱敢恨的“侠女”作风,就为不少观众所追捧。
大概是自然进化,大脑复杂程度提升的缘故,现代人行事总是顾虑很多。这种瞻前顾后往往是与辗转反侧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不那么直率的人容易在寂静的夜晚思考人生。有些思考到了一定程度就被熬成鸡汤发布于各大网站,意在开导其他不直率的人怎样避免持续的心力交瘁。出现率颇高的词句组合包括“学会拒绝”,以及“大胆说‘不’”。
有趣的是,这些思考大多是以自我批判为结果的,或者说,能够以鸡汤形式出现的思考都是以纠正不直率为目的的。
这让笔者想起关于“内向”与“外向”也有类似的纠结。普罗大众出于实用主义自然是支持外向,于是外向成了一种可贵的品质,代表着自信与能力。但也有一小撮人跳出来为内向洗白,他们认为内向说明内心的平静与温柔,具有无声的力量,当与外向平分秋色。
然而这种争论本身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即便内向是一种弱势性格,内向者依然内向,无非会在适当的场合穿上一件外向的衣服而已。性格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是无法通过教育抹除的。因为教育在人的整体发展中只扮演一个很小的角色,基因、环境和个人意志都会对性格导向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基因是不能改变的,环境很多时候也在降生之时就已定下;个人意志的发展或许会受到教育的影响,但同时也离不开基因与环境,且不论当下所能获得的教育水准往往与家庭的经济水平密切挂钩。所以笔者认为性格是客观的,是与生命一同降临的,并不能从本质上通过外在行为来进行矫正。
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直率与不直率,有的人生来更擅长于单刀直入,有的人则更擅长于曲线救国。其实不直率在一些平行的问题上也会被奉为可贵的品质,比如一些流行的职场秘籍,目的就是要教人如何不直率地说话、不直率地做事。不同出发点的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就容易使人再度陷入纠结,到底应该按照哪种行为模式来进行。
始于心灵的怀疑是形而上的,其结果是趋于真善美:做一个真实的人;始于生活的怀疑是形而下的,其结果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目标:做一个社会人。但实践的时候往往不能这么一清二白,即便世界是物理的,人却是社会动物,没有人能真正脱离社会。且即使是社会的隐士,也不是生来便隐去的,还需要在人间走一遭。所以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是对与错的选择题,人的选择往往是一个百分比的结果。比如文章开头说到的曲筱筱这个人物,也有老于世故的一面,她的选择可能是百分之六十直率。
如此好像能明白一些,无须在每个问题上都过于较真,直率做人也可以灵活做事。但要紧的是,直率不是自私自利、装傻充愣,也不能将不直率与虚伪混为一谈。不直率好像一副漂亮的皮囊,还需一颗真心来填补,方能为我所用,潇洒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