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学会在语文实践中运用三种推理形式
杨安华 语文建设·上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类比
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逻辑是思想的语法……一种思想只有在一套思考规则的逻辑中运思,才是可理解和可沟通的。”[1]人们的语文实践活动离不开逻辑,语文教学也离不开逻辑。须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學中的逻辑教学应该更加侧重随文开展,即使是统编高中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这一单元也不能仅作为逻辑知识课来讲,而是要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语言逻辑运用。本文以该单元第二部分“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为例具体说明。
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常常会用到推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正确的推理可以使人们从已经掌握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推理主要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先让学生理解有关推理、推理的形式及分类等逻辑知识,然后再结合已学过的课文实例教会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这些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性思维品质。
一、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的、特殊的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形式。其思维过程是通过对一类事件或事物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别对象进行抽象,之后概括出这一类事件或事物的共同性质。这样把感性的、具体的事件或事物升华为一个理性的、抽象的道理,也即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也赋予事件或事物以意义。教师可以利用《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推理从中得出一个普遍道理、“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位圣地亚哥老人捕鱼的故事:老人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他在归航中把它拴在船头;鲨鱼嗅到马林鱼的血腥味尾随而来,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老人也受伤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老人为什么会失败?老人失败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而是因为长时间独自一人在海上漂泊,消瘦而憔悴,拥有的捕鱼设施简陋——小帆船,鱼叉、刀、木桨、短棍,仅此而已,这与一拨又一拨的鲨鱼群在力量上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当老人钓到的马林鱼被鲨鱼群觊觎的时候,决定马林鱼归属的是老人与鲨鱼的力量对比。对此,运用归纳推理进行更为形而上的抽象概括,可以从中归纳出让人警醒的某种人生法则或者社会法则。
教师要先教学生学会如何抽象。抽象的过程是先将整个事件的组成元素分解开来,然后将这些具体元素分别扩大、延伸,将其归结到这些具体元素所属的“属概念”上去。比如,可以把“马林鱼”扩大、延伸为人们的“劳动成果”或者“拥有物”,那么“圣地亚哥老人”可以扩大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个行为主体——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集体”;老人拥有的一切乃至他面对的大海、大海中的鲨鱼等,可视为行为主体所处的总体处境。
接下来要教学生学会如何概括。概括过程就是对这些分解出来的元素的上位“属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从而对事件的意义进行提炼,思索具体事件所昭示的道理。这样学生就可以把从“老人钓到的马林鱼在大海的环境中,被鲨鱼吃光”这一事件中抽象出的属概念进一步综合整理,由这一个别事件推出这样的一般认识:当某物被你拥有时,它便置于你的总体处境之中,当它被他者觊觎的时候,能决定它的最终归属的因素是你的力量。这就是一个由具体事件抽象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阅读要比仅仅欣赏老人的硬汉精神更深刻,也更有意义。
吉尔比说:“归纳的特殊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从有限的知识进行工作并能为它增加知识。”[2]运用归纳推理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掌握了这种一般的、普遍的知识,又可以在其指导下,去研究那些尚未认识的个别的、特殊的知识。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就要运用演绎推理。
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或者说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人们平时运用规律、规则、原理、公式等知识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大多运用的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不产生新知识,但可以对已有的知识加以论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演绎推理就不可能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有三段论推理、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其中人们认识事物、判断是非常用的是三段论推理。下面分别以具体的篇目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演绎推理的运用。
1.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由且只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其中两个性质判断是前提,另一个性质判断是结论。例如:(1)凡绿色植物都含有叶绿素;(2)菠菜是绿色植物;(3)所以菠菜含有叶绿素。这个推理有三个简单判断,(1)是大前提,(2)是小前提,(3)是结论。人们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常用到三段论,但往往是用其省略形式,即略去其中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或者结论。比如说“我是共产党员,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就是省略了大前提“共产党员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的三段论。这句话的思维过程是:共产党员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我是共产党员,所以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对《赤壁赋》这篇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挖掘其中蕴含的三段论推理成分,进而理解这一推理形式,并深刻理解苏轼当时的处境与选择。被贬黄州的苏轼,借客之口感慨“渔樵于江渚”,为虚度光阴、功业无成而苦恼,然而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他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自我开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其实这里暗含着三段论推理,只不过仅提出了“大前提”,而隐去了“小前提”和“结论”罢了。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还原之:“大前提”是世间万物各有其主,如果其不归我所有,即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去谋求;“小前提”是功业属于万物;推出的“结论”是功业各有其主,如果功业不属于我,那我就不要再去谋求。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如果把这里的“命”理解为规律、条件、机会等,即可避免其被误解为宿命论的认识。苏轼运用正确的逻辑推理,豁达淡然地看待壮志未酬、功业无成的问题,避免了偏执的苦闷。
这样引导学生挖掘文中苏轼所运用的三段论推理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存实践智慧。
2. 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作前提的演绎推理。如王昌龄《出塞曲》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就蕴含着假言推理。假使龙城有飞将军李广镇守,那么胡人的兵马就过不了阴山。这就是假设李广“在”的这一前提条件,对汉朝边防会有怎样的影响。由此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假言推理思考问题,遇事多去预想一下其发展走向及结果,以便作出正确的决定,有利于学生提高生存实践能力。
除了诗歌,小说、论述性散文等其他体式的文本中也常常蕴含着作者的假言推理思维。例如,苏洵的《六国论》通篇运用假言推理构建文章的论述框架。“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里“向使……则……”就运用了假言推理,假设在六国不赂秦的前提下,分析历史会如何发展。这种未发生的事情本来也可能成为现实,由此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震撼力量。苏洵把事件放在“可能”的空间里思考,使其对问题的分析更准确,凸显了“赂秦”的消極作用,进而借六国旧事针砭北宋之时弊。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这样的逻辑分析,教会学生运用假言推理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他们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准确判断、正确行动。
3. 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作前提的演绎推理,组成选言判断的简单判断叫“选言肢”。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文中四个主要人物在选择过程中运用选言推理的思维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种推理形式。
郑伯为何选烛之武破晋秦联盟呢?晋、秦两面夹击郑国,这时的郑国要么抗战,要么降敌,要么破晋秦联盟。抗战,郑是小国,必败。降敌,丧权辱国。破晋秦联盟以退敌兵,至少可减少军事压力。因此,郑伯接受佚之狐的建议派烛之武见秦伯,破晋秦联盟。
烛之武破晋秦联盟以退敌,为什么在晋侯与秦伯二人间选秦伯而非晋侯呢?破晋秦联盟,要么以晋侯为突破口,要么以秦伯为突破口。晋秦伐郑的借口之一就是郑曾“无礼于晋”,事件的主导者是晋侯,说服晋退兵难度大;而秦是次要的合作者,显然,说服秦退兵较容易,所以选择退秦师。
秦伯为何选择退兵?秦军要么灭郑,要么舍郑。灭郑则“阙秦以利晋”,无益有害;舍郑而为“东道主”,有益无害,所以选择与郑结盟并退兵。
晋侯为何拒绝大臣子犯击秦的建议?秦伯与郑结盟而且退兵,不辞而别。晋人当然不高兴,要么击秦,要么退兵。如果击秦,则“不仁”“不智”“不武”。
因此,晋侯拒绝了子犯击秦的建议,退兵回晋。教师引导学生从选言推理的角度分析郑伯、烛之武、秦伯、晋侯各方的选择,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若干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同的非必然性推理。类比推理也简称类推或类比。
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类比推理这种推理形式,教师可以借助《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分析邹忌如何运用类比推理达到讽谏齐王的目的。邹忌,是一家之主;齐王,是一国之主。邹忌由自己身为一家之主所遇到的事情推想到齐王作为一国之主可能遇到的情况,由家而国作联系性思索:“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由自己而推想到齐王,把两个差别很大的人——君与臣联系在一起,从不同之中又看到了各自处境的极大相同之处,内宫、朝臣、民众对齐王如同邹忌之妻、妾、客对他一样,私之、畏之、求之,这种相同必然导致齐王被蒙蔽。邹忌就是在这样的由同求异、由异求同的思维中,构建了他独特的讽齐王纳谏的方式。邹忌运用类比推理的思维轨迹为:
(1)邹忌,一家之主,有人私之,有人畏之,有人有求于之;齐王,一国之君,有更多人私之,有更多人畏之,有更多人有求于之。
(2)邹忌受到蒙蔽。
(3)因此,齐王受到更大的蒙蔽。
邹忌正确运用类比推理,透彻地分析问题并成功说服齐王,最终齐王采取措施,进而使齐国的政治逐渐变得风清气正。
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许多事物之间都有内在的相似性,特别是那种反差很大却极为近似、相同的事物往往带给人不同的审美启示。吉尔比说:“与大象鼻子相似的是我们的手,而不是我们的鼻子;肺对于我们来说类似于树叶对于树。”类比的基本特征是“差异中的相似性”[3],是把已知的、易知的事物与未知的、难知的事物相联系,寻求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在两个“陌生”的事物中看到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教会学生运用这种推理形式,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触类旁通。
推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法。教师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解决问题,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学会怎样解决问题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