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珠江三角吹了6年了,窗口深圳的每个角落都在大肆的建设,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对这次倾全国之力推动的改革开放的成果城市抱有偌大的期望,蜂拥而至。然而彼时的深圳,还是那个刚刚开始改造的小渔村,人们来到深圳,也只能在码头边,看看对面璀璨的香港。“文化沙漠”虽带有些许讽刺的意味,却是对那时的深圳最真实的写照。1985年,华侨马志民首瑞典“小人国”景点的启发,在深圳建立“锦绣中华华侨城”一举火爆深圳、轰动中国。深圳,依托城市发展在中国旅游的大潮中站立起来,而随后受深圳启发,中国共建设了2500家主题公园,马志民也被国人称为“中国主题公园之父”。
1985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国内游基本都在为入境游让路,这一年像是中国旅游发展的分水岭。4月,在河北正定召开了针对国内旅游的研讨会,同年,收到电视剧《红楼梦》的影响,正定的旅游经济呈现倍数增长,人们意识到,国内游的大潮即将席卷中国。1988年1月1日,中国国际旅游年开启,也正是在这一天北京天安门正式对外开放,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讲,最好的定位莫过于红色旅游,于是北京长城、湖南韶山等红色旅游基地被各地游客追捧,为当地经济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90年代中叶,经过十几年启蒙与培育,旅游已经深入人心,中国旅游事业,即将迎来第一个发展的春天。1992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河北正定召开,有了“正定模式”的激励,依托于电视剧《水浒传》、《三国演义》的热播,涿州影视城、无锡影视城、横店影视城迅速走红,一跃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
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74号令下发,确定当年的5月1日起,中国开始施行双休制。这意味着富起来的中国人有了更多地时间去安排自己的行程,短途游、周边游带动了一个成熟城市周边的经济,帮助了更多困难地区,找到了快速脱贫的路径。旅游在提升城市经济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将当地的文化传承下来,给当地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997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管理办法》实施,以此为标志,中国的出境游业务全面展开,数千年来,安土重迁的中国人破天荒的开始大规模的走出国门,武术的中国游客,摩肩接踵用自己的双脚和双眼丈量世界、了解世界。
自由与秩序
1988年除夕,歌手王菲、那英在春晚舞台演唱《相约98》,传唱大江南北,中国人带着对于新世纪的希望和期许,迎接1998年的到来。当时的人们谁也没有预见到异常世纪末的不幸正缓缓而来!
6月,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洪水,29个省市受灾,7月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由东南亚影响至中国,中国出口增长率下降,国内商品库存猛增,消费需求严重下滑,这场世纪前的阵痛,直到2000年才逐渐得以缓解。
1999年末,中国经济复苏,千禧年的钟声敲响之前,中国人携带着沉寂了两年的消费欲望跨步迈入21世纪。2000年,中国旅游市场井喷,仅山东泰山景点,日接待量就突破5万人,至今还未有超越。被压抑多年的旅游人情终于爆发了!各景区无一例外的满负荷接待,人头攒动的景区内,混乱不堪,这也为之后的各种频发的意外,埋下了伏笔。
2000年3月,贵州马岭河景区,一辆荷载12人的观光缆车内满满的塞下了36人,行至距离山顶,突然下滑三十米后,直至坠入谷底,14人当场死亡,24人日重伤!那一年的“315”晚会,歌手韩红演唱了根据此次事件中,年轻的父母用自己的生命托起孩子的重生的故事创作的歌曲《天亮了》,像一记响亮的巴掌,打在了国内旅游的脸上!出行量爆棚,却没有形成合理的应急、妥善安排的机制。除了安全隐患外,票难买、车难行、房难定,这些问题也逐步凸显,中国旅游,面临着巨大大压力!2000年中,我国成立全国假日旅游协调会议小组,负责全国旅游项目的协调工作,同年,中国社科院成立“旅游研究中心并出版《旅游绿皮书》,旅游法规、秩序被逐渐完善。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影响了旅游行业,网上订票、订房业务逐步进入国内适应阶段。
就在国内旅游从混乱走向秩序的时候,时间走到了2003年,“非典”在一夜间肆虐中国。5月联合国宣布对中国公民实行戒严措施以防止病毒蔓延,刚刚被激发起的国内旅游热情,被硬生生的按在了口罩下,据统计2003年非典期间,我国旅游行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由500万旅游从业人员失业,直接经济损失2100亿。
病毒于5个多月后被控制,非典过后的“十一黄金周”,犹如火山般的中国旅游业出现了报复性增长,仅10月1日当天,国内旅游人数就突破199万人次,345亿人民币的经济增长。
2000年后的中国旅游业,除了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自身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随之凸显,中国的旅游事业急需一个多方向发展的转型风口。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旅游价值进入国人视野,沿着这条线,中国人将认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历史的纵深,一时间,古镇、古遗址景区层出不穷,给当地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同时也给宁静的古镇带入了浮夸、喧闹,古城居民渐渐离开古城,遗址保护工作、原住民文化保留工作,急需加强改进!
2015年2月5日,原国家旅游局召开紧急会议,向包括丽江古城在内的三家古城下达整改命令,保留原住民文化、修缮遗址,对全国古遗址景点也提出了全面整改的要求,在旅游行业的推动下,各地积极恢复历史生态,探究可保留的历史文化。
表面上看,文化和旅游存在着不可调解的矛盾,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正是因为有了旅游,湖南凤凰古城、江苏同里、浙江乌镇、南浔、福建土楼、太行古村落才在轰轰隆隆的建设中幸免于难。
由2016年8月始,因服务旅游,各地政府积极推动民俗文化的重新复兴,同时中国的旅游业正式完成了由乱到治的完整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