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人的“圣诞节”们

中国人的“圣诞节”们

作者: 文海读心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11:53 被阅读16次

    昨天是12月24号,今天是12月25号。这是一句废话。

    1

    不过在基督教文化中,这两天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日子,前者是 Christmas Eve ,在中国译作平安夜,也有人叫它圣诞夜。后者是 Christmas ,在中国叫做圣诞节。

    今天在某一微博下看到如下两条评论和回复:

    A:中国是个世俗国家,没那么多基督徒,过什么西方的圣诞节?

    B:那你别过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啊!都是西方节日!

    感觉挺有意思,当时手痒想着参与两位的论辩,但是转念一想没什么必要,因为在立场上我是支持 A 的,看到B 的逻辑清奇的回复最终作罢。

    在好奇心驱使下,百度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圣诞节?没想到也有人问过,还是百度知道团队回答的。

    这个回答还算答在了点子上,没有被问题的“什么时候”纠缠。

    但是我就是想知道中国年轻人这种全民式的“圣诞狂欢”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办呢?

    2

    我初中是在一个5线开外的县城读的,2005年前后,似乎就开始流行圣诞节这么个东西了。不过那时候在学生中间也是流行送“平安果”,就是平时论斤卖,那两天按个卖的苹果。对了,也有送橙子的,取其谐音“心想事成(橙)”。那几年似乎我们更会玩一点儿,送苹果也好橙子也好,最“珍贵”的那个不能直接买,要和24个不同姓氏的人要一毛钱的硬币,凑两块四毛钱买来送给老师或者好朋友,当然“早恋”的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到高中,对这两天还是没什么感觉的,跟风买几个苹果送给老师朋友。毕竟大家都这么做,你特立独行的话,难免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但是很少有人再去劳神费力的收集硬币了。

    到了大学,曾经在 QQ 空间发了这么一句“中国人这么多基督徒吗?过什么圣诞节?”,接着被一群人评论“愤青”,然后直到现在成了“愤中”。虽然从高中所谓的哲学课中就学习了“意识形态”这个词,但是一直不求甚解,没有整明白“意识形态”到底是个什么。对于老师讲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由于懵懂而嗤之以鼻,暗自想着不过是贵党的托词罢了。

    3

    最近在看尼尔·波兹曼所著的《娱乐至死》,书中介绍了英国小说家赫胥黎(1894~1963)在上世纪前50年表达处的一些担忧:“人们在汪洋如海的知识中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的繁琐无聊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从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和文化传播形式经历从报纸、电报电话到电视影像再到互联网的发展,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提升了国际间以及一国内部的交流效率。

    所以大致可以推测,如今圣诞节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搭上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快车。当然除了圣诞节,像万圣节、复活节等一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节日也在中国传播着。

    与这些节日红红火火的发展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的七夕、中元节、重阳节乃至春节,这些传统节日却日渐式微,甚至于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延续千年的中国节日的原本内涵。

    或许还有一点是值得庆幸的,那就是中华文化强大的同化外来异族文化的能力。

    还有聪明的中国人超强的娱乐精神,可以把任何一个节日变成买买买和吃吃吃的噱头,这样的话,啰嗦这么多无非就是杞人忧天,但愿。

    4

    顺带想起了伊斯兰教,同样位列世界三大宗教,同样在中国发展的很迅猛,以至于出现了“防范清真泛化”的问题。但是单就传播宗教节日这一点,伊斯兰教就很有底线。毕竟阿 Q 算什么东西,你也配姓赵!

    5

    忘记了在哪里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几个猎人追一只狐狸,追了很久,突然狐狸钻进了一个山洞,猎人们不敢贸然进去,就在洞口守着。守了三天,从洞里跑出来一只鹿,猎人们一看这下赚了,于是围猎捉住了这只鹿,于是扛着鹿开心的回家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人的“圣诞节”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hl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