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与不争(2023.5.12)
有这样一个故事:公仪子在鲁国做宰相时,回到家里看见妻子织帛,非常生气,休弃了他的妻子;在家里吃饭,吃到自家种的葵菜,气愤地把园里的葵菜拔了,说:“我已经享受俸禄,还要争夺种菜人和织布女的利益吗?”
初读时,感到公仪子有一点小题大做。好像在作秀,吸引大家的眼球,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我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难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是勤俭节约的最佳方式吗?后来再三思量,终于明白了公仪子的良苦用心。他的终极目标是不与百姓争利。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官员一方面拿着国家的俸禄,一方面又去生产物资,满足自己的需要,那老百姓生产的东西是不是就少了一条销路?这不就是官与民争利吗?
因为公仪休倡导“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当高官拿厚禄已得到大利益了,还要抢老百姓的小生意?这会导致极度的贫富不均,必然引发社会动荡,历史上多少农民起义都以“均贫富”为号召,从而造成朝代更替。这对于统治者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借鉴。
古时候的贤人君子做官时,都会把百姓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上。
古往今来,多少“不争”之举都留下良好的口碑——
王位之前有不争。三千多年前,在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是古公亶(dan)父(即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太王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知道父亲的心思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古公亶父死后,泰伯不回陕西奔丧,后来又断发纹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位给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周武王时灭殷商,统一天下,建立了周朝。
利益面前有不争。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一起做买卖。管仲家里贫穷,经常多分一些金钱。鲍叔牙了解情况,不与管仲争利益。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帮助下打败了公子纠,当上了齐国国君,准备任用追随自己多年又功劳卓著的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诚恳地辞谢说,论治理国家的才干自己比不上管仲,请任用管仲为相。后来,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用管仲为相,经过励精图治,终成霸业。
三尺巷里有不争。据说,清朝康熙时,安徽桐城出了个叫张英的人,当上了大学士。邻居吴氏欲侵占他的宅边地,家人驰书北京,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气焰。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退让。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受到感动也后撤三尺,三加三等于六,才成了“六尺巷”。
负荆请罪里有不争。蔺相如完璧归赵,官升三级,比老将军廉颇官职还大。廉颇气不过,处处要与蔺相如作对。蔺相如却处处忍让,使廉颇认识到自己的狭隘,负荆请罪。蔺相如的胸怀宽广,给历史留下一个美谈。
巢下有不争。河南新郑一在建工地的基坑引来上万只崖沙燕筑巢育雏,为保护燕子繁育,当地决定暂停施工,等雏鸟学会飞翔能外出觅食再说。不与小鸟争,善举引来一片喝彩声——新郑“是一座有爱的城”。
水利万物而不争。具有君子的品格,给世界带来美好。只有不争,才给自己带来更高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