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高考,我看了一部与高考有关的电影,叫《高考1977》。
电影《高考1977》讲述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至东北某农场内,一群来自四面八方、身份各异的知青开始躁动不安,可报考的事受到厂长老迟的阻拦,经过一番较量和努力,最终顺利走进考场的故事。
01 开端
选择1977,因为这一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留下了最深的痕迹,也是高考史上一个特殊的符号:终止了11个年头的高考在这一年的十月宣布恢复。这一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学子梦。从此,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真正来临了。
影片一开始,导演插入了一些黑白电影画面,这些画面再现的是当时百万青年大军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建设祖国奔赴各个地方的场面。一列列火车载着青年们的青春之歌直奔祖国的各个角落。这样的铺陈为观众交代了影片创造的时代背景,为后面故事的展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为了逼真地还原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所选的一些历史元素都符合年代特点:东北的一个农场、一个小火车站、一列蒸汽火车、墙上的标语、手扶拖拉机等。这些元素的汇合,向观众展示了一幅“70年代历史画”,供观众多角度地去了解电影。
02 那个年代,那些人
如果说选取的历史元素为电影构建了一个大的框架的话,那么故事就是框架里的内容。
选取一个农场作为故事展开的环境,所有的事都与这个农场息息相关。农场,就是那时知青生活的一个缩影。
厂长老迟是个受阶级文化思想影响很深的人。他管理农场多年,形成了一种固定难移的思维模式。只要那些知青们稍有一点动摇他权威的苗头,他都会全力予以禁锢和制止。所以,他身上总是带着一个公章。这个公章就是他行使权力的具体表现。公章是决定知青命运的象征物。
当小强子和其他知青要报名参加高考时,他想尽办法予以阻挠,并不是他不知道新政策,而是他内心的控制欲受到了挑战,变得不安起来。不过,他无比坚持的立场,最终还是动摇了:潘志友的劝说、陈甫德对女儿无私的爱、小根宝的死唤醒了他人性的回归,触发了他内心“善”的种子的苏醒。最后,他反而成了知青们参加高考的坚强后盾和坚定的拥护者。
老迟代表了在特殊时期思想文化规范下,人性被扭曲、被异化,但还没完全被泯灭的类型形象。
陈琼,是极度在乎自己阶级出身,渴望摆脱这种不好的成份,堂堂正正生活的女知青们的代表。
长期的知青生活,她已经向命运低头了,她甚至接受了老迟为她随便找个人家嫁了的建议。她渴望与真心相爱的潘志友过一辈子,但“阶级成分”问题像一块石头压在她的心上,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它的提醒,使她内心极度自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另类”,她不敢奢望有美好的未来。当恢复高考的消息在知青中传递时,她内心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波动。促使她真正改变的是父亲陈甫德假造的那份阶级平反证明。她终于化解了心中的那个结。在潘志友的帮助下走进了高考考场,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潘志友是真正扎根于农村的老三届知青的象征。一开始,他也像很多大城市的孩子一样,面对与城市生活有着天壤之别的农村时,内心极度失落、痛苦。后来,慢慢地习惯了这种生活。到最后,竟然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他想把全部身心融入到这样的生活。所以他参加高考又很快离开考场的行为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03 唯美的镜头
镜头是电影构成的基本单位。它就像是一部小说中的每一个句子、一首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
电影中,导演巧妙地运用各种镜头来交代电影的叙事意义。
其中有这样两个情节令人难忘:
夕阳西下,一群肩扛农具的青年男男女女排成长长的队伍走在回家的路上。这里的远景镜头旨在告诉观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俨然已经成为了这群青年男女的生活的全部意义。
老迟带着一帮人将燃烧着的火把扔向茫茫原野。霎时,火势顺风而起,原野成了一片火海。一边是熊熊燃烧的火光,一边是恢复高考的确切消息传来,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镜头给了每个人脸部一个特写,再移至漫天大火随风而舞的情景,最后缓缓上移到天空,火光驱散了天空中的乌云,乌云飘走了。这样的远近景交替进行,对于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变化和特定环境下的个人思想的转变,作了很好的隐喻:火,是自然之火,亦是知青们心中熊熊燃烧的理想之光。这把火烧掉了原野上疯长的野草,也烧掉了知青们心中的“野草”,驱散了积藏在他们心中的阴霾,喻示着每个人将与以前的一切来个告别――拥抱新的时代,新的命运。
04 结语
影片结束时,他们虽然错过了火车,却收获了老迟迟来而又及时的关爱。在走向考场的那一瞬间,他们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美梦被重新唤醒了,向着那美好的人生前进,时代的号角吹响,向他们抛出了更多的橄榄枝。
《高考1977》:1977,梦开始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