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哥的钓鱼钩

三哥的钓鱼钩

作者: 东川云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9-25 20:49 被阅读13次

           

三哥的钓鱼钩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的这一联诗,读起来特别温暖,有着醇厚的年份的味道。

书者很享受这样有趣的生活画面:小儿子从母亲的针线包里拿了一根针,用石头敲成一个钓钩,屁颠屁颠到小河沟钓鱼去了。

这是没有经验者的潦草理解,令人索然。感觉亵渎了我一段温暖的记忆,关于钓钩和针线包的记忆,心觉不爽。

三哥小时候就喜欢自制钓钩、钓竿。而且真能钓着鱼,改善生活。

三哥有心钓鱼的时候,就着手自制钓具。

先拿了母亲的缝衣针在火上烧,烧到一定火候,就用父亲的小钳子把针头卷成勾状,再用小榔头轻轻敲打钩尖,敲敲打打好一会,敲得自己满头大汗。三哥干活精致专注,慧而巧。用心干活,不费劲儿也流汗。汗水流到鼻尖上,紧紧围观一旁的铁粉姐姐就乖巧的帮他擦。

然后,敲出了一个我认为极为精美的鱼钩。这一项工作是要耗费一些时间的。

我不知道当时是没有鱼钩卖,还是三哥舍不得花钱买。总之,这项工作,我是喜欢的。

我喜欢看哥哥姐姐们做任何事情。虽然,那时的我什么都帮不上,但时至今日,那些记忆特别温暖。

鱼竿就是一根细细的竹竿,一定是三哥平常玩耍时留心备下的。临到钓鱼,竹竿也是要制作一番的。把一个个竹节仔细削磨,用火杀青,取直。

我喜欢青绿色的小竹竿被火炙烤的香味,当然,这种炙烤是恰到火候的。烤过的竹节上会留下一点点青黑的斑痕,日深月久,鱼竿越来越光滑,那一抹斑痕更显得意味深长。

那是美孚灯熏烤留下的痕迹。那香味,是嫩竹的体香,合着煤油灯的不完全燃烧,那体香有了温度,在空气里飘荡很久,似浓似淡。

那是一种劳动的味道,一份成功的味道,更是年份的味道。当然,也有很强的暗示的味道。意味着,今天一定有鱼吃了。

不知不觉,就耗费掉我们半天光阴,对渔获的期盼更深了一重。

所以绝不是用石头敲个钩那么简单,对于那个年代的孩子,这既是一场游戏,也是日常劳动,还是孩子间的一次联谊,也有一份责任和分担。

但儿时的三哥有一件事情是极为有趣而又十分叫人费解的,据说,一旦大人们晚上开会,他就要穿上棉衣棉裤,戴上棉帽,盛装陪同父母出席,夏天也不例外。如今自己也说不清缘由。

只听说一个夏日的午后,在外玩得满头大汗的三哥被人告知当晚要开会,立马回家自行翻找他开会必备的那一身行头。母亲再三阻止也未成。

可以想见,放下一日的劳累,夏夜星光下,大人们聊及此事,该是怎样一番捧腹。

世间最开怀的幽默,莫过于无畏的童真。童真无畏,做傻事、蠢事、荒诞的事都那么凛然,磊落,所以难能可贵。从来大人逗乐孩子,其实是自我短暂的放逐,无非贪享那一刻归真的欢欣。

我们家的孩子,几乎每人都有那么几件荒诞的趣事,存留在父母年轻时贫苦艰辛的日子里,经年岁月,淡淡述数,或许那就是上天给予他们的最温馨的慰籍吧。

相关文章

  • 三哥的钓鱼钩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的这一联诗,读起来特别温暖,有着醇厚的年份的味道。 书者很享受...

  • 熊海水作《钓者嗜好》

    小舟河中央,鱼钩随处钓。 孤单不寂寞,自乐心中笑。

  • 钓鱼

    层云压江口,独钓小舟头。 风动山边树,心静挽鱼钩。

  • 钓鱼奇遇记(六)

    书接上回,谈到了钓浮的问题。 所谓的钓浮,与钓底相对。钓底是要铅皮和带着鱼饵的鱼钩落到湖底,鱼漂露出两目,如果不带...

  • 《述而篇》第二十六章习讲

    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我们先解释一下钓而不纲:钓、纲都是动词。“钓”是用只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只能钓...

  • 端午了,爸爸去云端钓粽子

    钓粽子是一个技术活。 首先要有一个好鱼钩。阳光打制的鱼钩太烈,会让粽子微微泛酸。月光打制的鱼钩太寒,会让粽子发涩发...

  • 《论语》述而第七学习笔记(下)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

  • 《钓者》

    《钓者》 风漾江上绿,云起水中流。 旁有垂钓人,不复下鱼钩。

  • 投钓不缠线不断结 图解打结技巧【 日本专业海钓入门投钓书籍 】

    夏说钓鱼,聊海外钓鱼,助钓友钓技! 海钓的第一步是投钓,投钓中线与线、线与连接、专用工具、线与鱼钩的必要系法。翻译...

  • 学习《论语》(17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哥的钓鱼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kc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