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

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

作者: 木子墨墨666 | 来源:发表于2021-08-21 20:18 被阅读0次

2011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2015年2月《三体》获得美国星云奖提名。

2015年8月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2015年9月刘慈欣获第26届科幻银河奖特别功勋奖。

2015年10月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颁发的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

《三体》是刘慈欣的代表作,这部被外界称作“中国科幻顶峰之作”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却波折不断。

刘慈欣第一次尝试在网络连载的长篇小说《魔鬼积木》效果并不好,曾有读者评价他是门外汉。对此,刘慈欣开始反思,为什么美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所有作品反响都很好?

经过认真的思考后,他认为,阿瑟.克拉克自身是在美国皇家空军工作,他是将自身的经历进行艺术升华后完成小说的,所以每一部作品都很吸引人。

他明白,只有真实的经历才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反思后,刘慈欣决定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创作。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无数记忆碎片:饥饿逃难、书本、星空等。河南老家与山西小城阳泉,就像是他的科幻宇宙中的两颗星球。

刘慈欣整顿思绪后,在电脑上新建了一个文档,打下4个字"地球往事",刘慈欣最初的构想是详细描写自己童年时代的大人物,并把自己的个人经历融入进去。

在他的构想中,从1966年开始,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外星人的力量不断参与进来。刘慈欣还大胆的将华约和北约的冷战因素融入进来。但出版方立马否定了这个想法。

在创作的过程中,刘慈欣的内心也做了很多次挣扎,他既希望作品能够出版,更希望能够获得读者的认可。

然而喜爱科幻的主力军是年轻人,他们未必喜欢那段过去的岁月,所以最后童年时代只是成了地球往事的一个影子,外星世界和神秘文明的塑造成了重点。

而且因为《三体》前两部的销量一般,刘慈欣一度曾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给第二部中的主人公提前安排了死亡结局。

而他原本计划用3~4年写完的系列第三部---《死神永生》,因为出版方的不断催促,写作时间竟压缩到一年,然而就是这部被催出来的作品,却拿下了许多奖杯。

2018年底,刘慈欣被授予英国科幻最高奖项--2018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他在世界文学场域获得的成功,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幻文学热潮,说明中国人如何想象未来,如何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深受世界关注。

在此也不妨套用《星际迷航》中的话来表达期望: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宇宙就是我们最后的边疆,我们要探索无穷的未知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kq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