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我们身边总上演着这样一段对话:
和同事吃饭。
—咱们吃啥?
—随便,我都行。
和朋友聚会。
—咱们去哪玩?
—随便,我都可以。
爱说“随便”的人 只是表面的随和
我们常常认为,人际交往中那些爱说“随便”、“都可以”的人随和,好相处。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的一个社交媒体就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在“最令人反感的词汇”中,“随便”(whatever)一词就位居榜首,可见这个词哪哪儿都不招待见。
在细想我们日常中哪些爱说随便的人,好像也真的并非什么都可以。完整的对话,常常并不是真的到“随便”就结束,而是暗含了更多的要求。
比如,吃饭时,更多的对话是这样的:
——我们吃什么啊?
——随便,我吃啥都行。
——那去吃火锅吧?
——这么热的天吃火锅啊?
——那吃川菜吧?
——哎,不行,最近上火吃不了辣哎。
你看,他们刚才还“都可以”,但当你提出这么多选择时,他们又都一一否决了。
小到吃饭这种小事,大到人生大事,爱说随便的人都看似没什么要求,实则要求很多。
我有个同事也挺随便的,三十多岁,优秀,单身,托我给找对象。
——那你有什么要求啊,我看身边有没有合适的。
——随便,都可以,我没要求,活的就行。
没什么要求那很好找啊,我也便热心的给她介绍了几个之前的同事,但一个个筛选下来,一个也没看上。不是嫌这个个子高,那个样貌丑,就是嫌人家收入低,或是言谈差。
本来,毕竟是人生大事挑剔点也无可厚非,只是既然有这么多要求,当初又何必说随便呢?面对这些人,我总是想单方面为他们颁发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爱说“随便”的人 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我们普遍认为爱说随便的人或者是没有主见,或者是豁达宽厚,又或者是掌握的信息不够充分,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不排除有一大部分人真的不拘小节,也发自内心愿意迁就他人,但也有很多人的“随便”的背后,却有以下几个本质问题:
1. 用“随便”去规避风险,免于承担责任
面对需要做选择的时候,爱说随便的人或许已早已有了主意,但他们明白即使再小的选择也有失败的可能,所以他们常常选择把决定权抛给其他人,如果最后的选择失败了,责任也不在他们。小到选择了一家难吃的饭馆,大到关乎工作的决策,他们用看似随和的回答巧妙的逃避了责任。
2. 避免发生冲突,讨好型人格
很多爱说随便的人,他们并不是为人挑剔,也不是想推卸责任,只是他们不敢表达,在社交中害怕发生冲突,颇有一点讨好型人格特征。
他们常常会掩藏自己的真实需求,去迁就其他人的选择,常常委屈了自己,别人却毫不知情。
3.树立随和的人设
许多凡事都可以,随处都“随便”的人,认为少提些要求会显得自己随和、好相处,有助于建立自己在别人心中美好的形象。
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隐藏自己的需求,即便有时候委屈了自己,也不愿大胆表达?或许是因为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尊崇中庸之道,倡导委婉含蓄所致。
传统文化形成的文化性格
1. 中庸思想的影响
作为影响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儒学思想,中庸之道由儒学发展孕育的民族智慧,处事有中庸,性格有中庸,国之发展亦有中庸之道的影子。
中庸,也就是“中和”。儒学经典著作《中庸》中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说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
喜怒哀乐在生活中对应的也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好恶,对选择的偏倚,我们已经形成了不去表达的“中”的习惯。就像我们对什么事都习惯于说随便,这似乎已融入国人整体的文化性格。
然而,我们却忘了真正的中庸思想中对于“和”的强调,在中和的表述的后面,《中庸》中还有一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以只有“发而皆中”才能使天地各归其位,万物有序生长。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我们合理表达,才能使彼此关系稳固长久。
2. 对个人主义的削弱
除了中庸之道的影响,我们勇于表达喜好之难还在于传统文化中长期以来对个人主义的削弱,对个人诉求的忽略。
从小,我们被教导要替集体、替他人考虑,我们要把个人的需求放在后面,把他人,把集体的需求放在首位。所以当我们和别人相处时,总也习惯性的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后面。
3. 将“含蓄”当成礼貌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对含蓄的推崇,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待人接物。比如,小时候去比人家做客,如果直接表达了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则被会大家认为不懂规矩,没有礼貌。非得等主人家送到手上,我们再腼腆的摇摇头,而这往往还会得到一句夸奖,“这孩子真懂事”!
每一种处事方式或许都有它好的一面,但总是“随便”却是委屈了自己,又为难了他人,增加了彼此的沟通成本,甚至会对彼此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
下一次,当我们面临选择时,何不勇敢说出自己的喜好?不必在心里预期别人的回答,不必为了迁就别人委屈了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选择,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