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价值观有点偏。
几年前,认识一个女性朋友,当时我们都是单身,在一个语言俱乐部认识,两颗孤独的心灵互相慰藉,一度打得火热。
后来我恋爱了,紧接着结婚了,我们俩的联系也慢慢变少了。
后来收到她的婚礼邀请,我才知道她要结婚了,很替她高兴。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跟先生在为经济压力,还有未来孩子读书的不确定焦虑时,有时候会想说如果当初,我找一个本地人,是不是一切会变得比较简单?最起码我不用烦恼孩子的学区房问题。
缘分天注定,我当初认识过一个土著,但是实在不来电,后来就认识了我先生。年轻的时候,都是感觉至上,考虑的比较多的是“爱情”,而不是“面包”。
当时我就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些电视剧里,大城市的婆婆总是担心外地人高攀,户口这个东西就是横跨在门当户对中间的一个门槛。
我记得这个朋友一开始也是跟一个土著谈恋爱,但是对方的条件很优越,她去男方家的时候,受到对方妈妈明显的排斥,听起来很替她难过,当时真的叫棒打鸳鸯。
后来她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两个人还算般配,组建了一个小家庭,也算在这个新二线站稳了脚跟,因为她没有买房的压力,住地也是市中心很好的学区房。
我这个朋友自己很优秀,在“大厂”上班,别看她身材不高大,但是很有主见,这点是我结婚前最缺的。
所以插个题外话,女生真的应该在30岁左右进入婚姻,这时候我们的阅历较多,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会轻易托付自己,比较能拥有一段合适的婚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