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创造力,突破我们的思维限制
到底是什么对我的思想力进行了限制?为什么我就不能写出如同《古董局中局》《鬼吹灯》《藏地密码》《三体》这样的书,自己本身的知识架构有限,无法写出来如此的细节;其实自己也从来没有练习过如此的写作,这得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写出这些情景和对话,每个人的内心世界/行为模式为何会发展成这样,这与塑造人物的成长环境,心理意识都有关系。而对于我来说,要对抗和战胜这种限制的方法就是每天的阅读和每天的写作练习,找素材突破框架,刻意练习,一万小时理论,就会觉得限制在慢慢地给自己松绑。
自由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恰恰是限制,最有可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人与物的潜能在限制的刺激下方能迸发出来。
如果看贝爷的《荒野求生》,就知道一个人可怕的潜能是如何突破限制的。当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你是否还能不能克服心中对虫子对高度对障碍的恐惧,这些都对我们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限制。当然在那种情况下,你必须具备相当全面的野外求生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候,克服内心的恐惧限制。还有一部美剧《百战天龙》原名《MacGyver》,里面的男主角是一名CIA的超级特工,他不喜欢用枪,随身带的就是一把瑞士军刀,但是他突破了所有的限制,完成了所有不可能完成的艰难任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部美剧,虽然情节算不上绝对的扣人心弦,但是你可以从里面发现很多脑洞大开的想法,原来一把瑞士军刀这么好用啊。
难道我们一定要在好的条件环境下才能学习,才能创造出好的成绩吗?有时候我们往往还会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更能激发出学习,工作和创造的动力,更容易突破我们思维中的限制,更容易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也让我在思索,在我们的工作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公司的规章/漫长的申请流程/复杂的人事关系,这些都会成为我们思维和行动的限制。我们很容易就被这些限制束缚住我们的行动力,而觉得无法施展自己的工作,我们的斗志我们的信心就是被这些限制逐渐地消耗掉了。其实再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突破这些限制,那也正是我们的能力突出的表现啊。
限制本身就是信息,同时也是线索,要把限制当作线索来想。激发创造,缩小范围,提供线索,这是限制的三个功能。因为人是习惯的动物,人总是从过往中吸取经验,所以当有问题出现时,大脑的本能反应是找过去的答案。用旧答案来回答新问题。
我个人的理解是还是得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这样自己的认知思维,限制框架才会被不断的撑大,张开,突破。虽然不断学到的新知识,又变成了头脑中的旧习惯,但是原有的旧习惯框架已经变得更大了,变得有更多维度了。我绝对地相信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学习和刻意练习,才是突破自己思维框架和限制的唯一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