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思考力

作者: 随心2018729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21:30 被阅读0次

一.  天生的三种视觉思考工具。

1.  肉眼:  吸收外界信息的工具。

2.  大脑之眼(内心的眼睛):  进一步进行观察加上大脑的加工。

3.  手眼结合:  用手里的工具把看到/想到的输出/画出来。

二.  视觉思考的四个步骤。

1.  看(收集资料的阶段):  收集+过滤。(资料越多越好,在观察时最好带着问题,还缺啥,想从信息中得到什么。)

a:  形成整体的印象,不能只看到一个点(不可一叶障目)。

B:  找到问题点,找出自己的观点有什么局限,判断用什么方式整理信息。

C:  初步关注,筛选 有用的信息,删除无关紧要的部分,把重心回到关注点。(比如:  读书笔记,一本书的内容很多,主题、目录是最重要的信息。)。

看的规则:

a:  越多越好,收集看到的任何东西,博览。

B.  一览无余:  把收集的资料逐一排开(在电脑上分类,该要。)

c.  练习分类:  把收集的信息视觉分类。

解决问题,寻求问题答案最容易出错的是,找答案的时候,没有事实依据,通过找寻客观的事实,客观的素材,能够支撑答案的信息,在客观的事实里,有可能隐藏着解决方案,没有事实和依据形成的立足点和思考点,没有依据很难成立。

2.  观察:  现在+归类。(归类休息的过程)

a.  过滤:  看是粗览,观察是进一步缩小范围再筛选,在观察时最好是带着问题,什么地方吸引我,我看到什么,我得到的信息够吗?不断的问自己。

B.  分类:    观察采取的行动,过滤出值得保留的信息,大胆删除没价值的东西,进一步分类,按照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进一步分类,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进行重要等级分类。

C.  找共性:  发挥创造力,把不同材料之间的共性找到,它们之间有联系,不是孤立存在的。

观察6要素:

A:  观察的目标(是谁,是什么。)。

B:  观察到的数量(有多少)。

C:  观察目标的位置(在哪里)。

D:  时间(在什么时候)。

E:  观察原因、结果、影响(怎么样去做)。

F:  观察到的材料,聚到一起是因为什么(背后的为什么,不是所有信息都能给出解决方案,是化繁为简的过程。)。

根据六要素,根据目标,精选信息。

3.  想象。(利用心中的眼睛看到并不在眼前的事物。)

把实际看到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概念,想象就是在思考,用大脑也是另一种观察形式。前面是眼睛直接接收信息之后,然后闭上眼睛,考虑在脑海中形成什么概念,看到并不在眼前的实际事物,想象的时候带着问题。找类比的事物,想到隐藏的对象,看到的东西更清晰。

怎么做?

a.  闭眼: 闭上眼睛寻找联系,把没加工过的东西,闭着眼睛在脑海里审视一遍,看看材料有没有新的联系,有没有逻辑关系,把它们串起来。

B.  找寻:  找寻办法,以前是不是处理过类似的事情,以前是不是看到过它们,有没有类似的解决方案。

C.  变换:  有没有什么方法把看到的东西画出来,是不是可以重新整理材料,让它们更有意义,或者更能说明你想表达的问题。

D.  多样性:  是否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同样的事物,有没有新的发现,隐藏的结构,隐藏的对象与看到的东西之间有联系,把看到和想到放到同一框架。

想象就是思考,把收集、筛选的信息进行大脑的重构,找寻它们之间的关系,理出头绪或逻辑,表达解决方案。任何问题解决的方案都是思考在递进的过程,思考在推进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想到解决方案的,而是一步步呈现出来的。

4.  展示。(让一切变得更加清楚明白)

A.  我:  哪些是对我重要的,总结自己看到的所有内容。

B.  方式:  用哪种方式呈现更好,用合适的视觉框架展示观点,把所有想法画在纸上,画的图中涉及重要内容(观察6要素)。

C.  意义:  对于听众,哪幅图更容易传达想法,哪种方式是表达想法的最佳选择。

D.  别人:    跟别人分享的时候,哪种视觉框架更合适,回到最初看到内容的时候,向别人展示的东西是不是展示出来了,之后想,别人可能怎么看,对听众们说我所看到的,问问听众,他们看到的,是不是和我看到一样的东西,还是不一样。

展示的阶段到底是给自己看还是给别人看,如果自己看,选一个自己能看懂的框架。展示给别人看,找到让别人容易理解的视觉框架表达。

找到合适的框架,用清晰明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把所有内容准确的画在纸上,明确的把想到的内容画出来,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也许别人看到的和自己想表达的不一致,及时回复他们。

从看、观察、想象、展示并不是线性的,可能是循环的,在过程中不断的调整信息,增减修改表达方式。

三.  观察及展示的六六法则。

观察与展示是一一相对的。观察六要素和六个展示的简图一一对应,就叫六六法则。

5w1h:   

A.  谁,什么。

B.  有多少。

C.  在哪里。

D.  在什么时候。

E.  怎么样。

F.  为什么。

1.  画像(谁,什么,定性的刻画):  谁,什么,包括人、事、物,具体的概念。在视觉系统中眼睛看到的实物,在大脑中找到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和观察,辩认它们的形状,通过形状、尺寸、颜色、纹理,这些标识去表示,有了可识别的标识才有了独特性。找到人、事、物体不同的差异,把差异呈现出来,把事物区分开就可以了。

2.  数量图形(有多少,定量的表达):    东西多少,数量比较量。

3.  分布图(在哪里,地理位置,市场竞争的位置,公司发展方向):  抽象的概念,表明事物的空间的关系,事物相互配合之后,可能有相互结合点,有些区域是重叠的,在哪里会发生冲突。

4. 时间轴(在什么时候,在时间中的位置):  跟时间相关,跟时间的先后顺序有关,表达出变化的步骤就可以了。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比较符合习惯。

5.  流程图(怎么样,起因+结果):  用到大脑,就是内心的眼睛,把看到的东西缝合起来,开始考虑原因和结果,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不同的变化,头脑里产生因果关系的模型,因果关系跟模式相关,大脑创建的概念、思考在创建模型。

观察进行推理,用图形记录起因和结果是怎么样的,叫做流程图。

6. 多变量图形(为什么,演绎+推测):  对前面所有元素的概括,通过图展示出根本原因,收集足够多的起因和结果,一个个起因和结果彼此重叠,彻底理解事物的运行方式。

   

珍惜现在

相关文章

  • 六种思考力

    一. 天生的三种视觉思考工具。 1. 肉眼: 吸收外界信息的工具。 2. 大脑之眼(内心的眼睛): 进一步进行观...

  • #30天专注橙长计划#结构思考力Day 12

    今日学习内容 观看结构思考力视频 第四章 结构思维形象化 第二节 【配】关系 四大模式,十六种结构 1、流动模式 ...

  • 读《思考力》有感

    思考力 P1-64 P64-168 “什么是思考力? 思考力是发明创造不可或缺的能力. 学业成绩和思考力,这两者看...

  • 思考有结构,表达更有力、生活更高效

    一. 什么是结构思考力? 昨天,听完李忠秋老师的《结构思考力》对结构思考力有了一些认识,分享一下结构思考力的内容。...

  • 3/D5读悟:《结构思考力》导论

    今天读《结构思考力》导论,对结构思考力有了全貌的概念了解:结构思考力的非凡作用、结构思考力的立体化思维、如何将结构...

  • 三力学习法

    【运动】(女孩利用大量运动,刺激理解力和思考力) 记忆力⇔理解力 思考力 语文培养理解力 数学培养思考力

  • 运动与理解力思考力

    【运动】(女孩利用大量运动,刺激理解力和思考力) 记忆力⇔理解力 思考力 语文培养理解力 数学培养思考力

  • 怎样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绘本阅读与能力提升——思考力 话说,什么是思考力? 思考力指的是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解决问题。 不说孩...

  • 17-必要性的脑部运动-《胜间和代教你提升思考力》2017060

    【清晰表现每一章逻辑脉络】 烧脑就是脑部运动。水平思考力,立体思考力,逻辑思考力,智力游戏,锻炼否定力、展开力、试...

  • 关掉朋友圈,提升思考力

    关掉朋友圈,提升思考力 从今天起,我打算关掉朋友圈,提升自己思考力。看了这里,有的宝宝会说,没有思考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种思考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uy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