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创作和鉴赏是两种不同、但密切关联的能力。不要用类似“你行你上”的话去反驳给你意见或建议的人。很Low。
二 平水韵是默认规则,尊重传统,但不意味着传统的就一定是好的、对的。固然你的作品沿习了传统规则,但你是用平水韵朗诵的吗?即便你会讲几句古汉语,你觉得以现在人们的普遍审美观能接受吗?所以,个人相对提倡新韵,便于理解创作也便于用普通话朗诵,易于推广普及。
三 凝字练句是对“艺”的提升过程,但忽略了提高审美能力就会注定限制了你的眼界、格局。(文学)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比(创作)技巧更重要。
四 白话可以入诗,但口语、网络语言不可以。这似乎也谈不上规则,是基本的审美观。如果你认为“顺口溜”也是诗的话,那你可以随便自嗨了。
五 一首诗中超过两个生僻字或两个典故,就要引起重视了。故意卖弄不止不美,还要让读者产生反感。即便不是有意,也有悖创作常识。
六 起、承、转、合不用说了,先远后近或先近后远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忽远忽近就是模糊了层次。
七 不主张用成语入诗,不止投机,也不符诗词创作的规则和审美。尤其一首诗中竟含两句甚至以上成语,这就没鉴赏的必要了。
八 入门,小成,大成,这是个人理解的成长阶段。
入门,具一定审美和创作能力,初窥门径,知道方向在哪儿。
小成,生活处处有诗,眼睛因心灵而澄净光明。
大成,举重若轻,智慧通达,无章无法亦有章有法。
您在哪个阶段?不矫情的说,经过多年的兜兜转转,我以为自己应该摸到了门框。
2020年8月26日 老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