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朝喻茂坚 ,清正廉洁,直言进谏,兴办书院,为民造福

明朝喻茂坚 ,清正廉洁,直言进谏,兴办书院,为民造福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4-11-22 20:33 被阅读0次

喻茂坚,字月梧,号心庵,明重庆府荣昌县人。祖籍江西丰城,喻志善孙。明代法学家、著名廉吏。

他为官刚正不阿、清廉有为,一生遵循“守本心、行正道”之理念,被明世宗赞誉为“天下清官”。

01、勤奋好学,中进士

1474年二月初三,喻茂坚诞生,他自幼聪明伶俐,父亲喻洪深不惜重金购置各类书籍供其阅读,还延请进士吴先生以教之。

喻茂坚平日十分刻苦,每天鸡刚打鸣便起床学习。少时的喻茂坚已能熟读经史,吟诗作文。

在城东三教寺拜师学习时,他见寺中塑有降龙伏虎的泥像,触景生情之际便在壁间题写了对联一幅:“借尔降龙伏虎力,养我腾蛟起凤才。”

1511年,喻茂坚赴京参加会试,一举高中,殿试获第三甲三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与状元杨慎同榜。

皇帝于礼部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结束之后,喻茂坚回到四川荣昌,在老家静候朝廷任命。

这日,县城附近的坛坡滩鞭炮声声、锣鼓阵阵,十里八乡的童生、秀才和举人们,纷纷慕名前来喻府一睹新科进士的风采。

同窗好友、亲戚故旧纷纷上门庆贺,连曾经教过喻茂坚的老师吴先生也登门前来贺喜。喻茂坚感动不已,将先生请到堂上就坐,行了拜尊之礼。

02、任知县巧战流寇,扩大矿产,百姓安居乐业

安徽铜陵的百姓以务农和铜矿产业为生。但当时几年非涝即旱,庄稼歉收,百姓度日十分艰难。

周遭的几股山匪水贼时常抢掠过往马队商船,甚至闯进城来打家劫舍,闹得铜陵百姓和过往商人不得安宁。

1512初春,喻茂坚受命出任铜陵知县。水贼“净江王”得知新知县走马上任,扬言要进城抢劫给他来个“下马威”。

新知县喻茂坚衣冠整肃,端坐公堂之上,问下属道:“这净江贼什么来路,以前衙门如何对付?”

县丞如实禀报:“这净江贼,统领水上五股势力,加起来恐有两千余人,听说光舟船就有两百余条。

以前每次组织人手剿匪,都是官府损失惨重,而这净江贼的势力却是愈发地壮大!”

翌日一早,喻茂坚便点验队伍、统一部署、分派任务,率队开赴江边从容迎敌。

午后,“净江王”亲率八百余匪众顺流而下,气势汹汹地向铜陵城进发。

他手下告知,前方遇到障碍,河下打有木桩。紧接着船头又报:“水下木桩缠有鱼网,网里众多杂物,木桩难以及时拔除。”

“净江王”当即下令就此下水上岸,岂料岸边布满铁蒺藜,水贼们难以抓手以致无法上岸。

此时,岸边突然出现一排弓箭手,对着众匪船一阵乱射。因弓箭浸过麻油且射前便被点着,被射中的船只顷刻间便燃了起来。

火势愈烧愈旺,船上的水贼非死即伤,纷纷落水。这场官匪激战,水贼死伤三百余人、落荒而逃。

官民仅二十余人轻伤,夺贼舟百余艘,百姓纷纷上街,敲锣打鼓欢庆胜利。

流民渐少,匪患平息,百姓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短短两年,铜矿上缴国库银两较以前大幅增长。

03、任临海知县,革除溺死女婴陋习

1514年,喻茂坚因执法严明得罪当朝权贵,被调往浙江台州府任临海知县。

喻茂坚每当公务完毕,便微服来到当地人气颇盛的几个茶馆,叫上一盏盖碗茶慢慢品尝。体察民情、感受民风、了解民意。

一日,喻茂坚在茶馆喝茶时,听闻茶客们正在议论一本地男子数日前溺死一初生女婴之事,喻茂坚感到颇为震惊。

回到县衙后,喻茂坚将一衙役叫至跟前,仔细问询这骇人听闻之事。那里人出海打渔、制盐晒盐等重体力劳作,天长日久当地便形成了非常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

一户人家能生儿子是要靠因缘的,要是连生二女,要将新生女婴还给送子观音,下回就会送个儿子来。就有溺死女婴陋习。

喻茂坚听罢又惊又怒,为了革除这一千年“痼疾”,向全县颁布禁令如下:严格禁止溺毙女婴陋习。

官差溺毙女婴者除名;乡绅、里长溺毙女婴者,打五十大板,罚银钱若干;

秀才举人等有功名者溺毙女婴者,革去功名;百姓溺毙女婴者,打五十大板。

禁令出台后,喻茂坚便召集全县乡绅座谈,积极灌输“生女可以招婿,一样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

同时,喻茂坚张榜发布政策、凡生女婴者即刻向县衙报告,官府拨给衣衫布裙三年,以资奖励。

凡隐瞒不报且溺死女婴者将严惩不贷;里长必须每月上报本村新生女婴数量,查有不实者重处。

如有偷溺女婴者,县衙将根据举报,查实后严惩不贷。经过前后三年的严查重罚整治,临海的溺女陋习终于彻底革除!

临海被救下并存活的女婴数以万计,民间为纪念喻茂坚的这项壮举,将其拯救的女婴皆唤作“喻女”。

任职期满后,喻茂坚因治理有方,被朝廷升职调迁。离别之际,临海万人空巷,当地百姓纷纷携“喻女”追着马车为他送行。

04、任监察御史,直言进谏

1519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宁王朱宸濠因听信道士谗言,对帝位生出野心,在江西起兵作乱,反叛朝廷。

当时,南赣巡抚王阳明正率部前往福建平定当地盗乱,便得到宁王叛乱的消息,火速召集人马、征调军粮、制械造船,出兵征讨。

王阳明奇计频出,虽兵力寡少却大获全胜,一举将朱宸濠抓获。武宗身边的佞宦,提出让王阳明将朱宸濠释放,然后由武宗南巡时亲自将其“擒获”。

喻茂坚得知这一情况后,不顾同僚规劝,一心想找机会帮王阳明伸张正义。

明世宗继位不久,喻茂坚奉旨进京面圣,到吏部述职。

在京城述完职后,喻茂坚前往拜访与自己同年殿试并高中状元的好友杨慎,遇到王阳明,两人一见如故。

喻茂坚觉得王阳明平定叛乱,劳苦功高,他表示要为王阳明讨回公道王阳明感激不已。

喻茂坚力排众议,坚持不懈地据理上疏,陈述平叛事实,请求朝廷议定王阳明等将士的功劳。

他在上疏中清楚阐明:王阳明问题不解决,宁王遗毒就难以肃清,还有可能纵容新的“宁王”出现。

新皇倘若能纠正先皇之荒谬,既能告慰将士,又能树立君威。新皇嘉靖再三权衡后,果断地批上“准奏”!

朝廷对平叛有功的将士发放封赏,其中,第一大功臣王阳明及其父亲、祖父共三代被封为“新建伯”,该爵位子孙均可世袭。

05、任陕西巡安,秉公执法,被贬

1522年,任陕西巡按,负责调查总兵李隆唆使军兵杀害巡抚许铭一案,喻茂坚秉公执法。

喻茂坚分别传唤了当时的参与或知情者——兵哗事件中被踩踏致伤的许铭亲随程由、处理这起案子的刑科给事中张承之、参与兵哗的百户武英三人。通过审问了解了事情真相。

陕西巡抚许铭与甘肃总兵李隆素来不睦。镇守边关期间,李隆左兼右并、强取豪夺,土地慢慢集中到军官和士绅手中,军户土地所剩无几。军户没了土地便发不出军饷。

对于李隆逐步蚕食军户土地的行为,许铭一直持反对态度,并传令要求对土地严加管束、禁止土地转手。

对于许铭“不近人情”的做法,李隆拉拢不成便恼羞成怒,将发不起军饷的责任推到了许铭头上,怂恿不明真相的兵卒们闹事将其哄杀。

查清此案后,喻茂坚即刻上奏朝廷,李隆得知自己被弹劾后多次派人献上金银财宝,企图拉拢这位监察御史;被喻茂坚严辞拒绝。

多次上奏朝廷,详述许铭案之事实,列举李隆多条罪状,以包庇纵容李隆、阻挠自己行使监察之责为名,弹劾吏部尚书。

最终,奏疏上达天听,许铭案被上报大理寺重审,揭露了李隆的诸多罪状。手握重兵的李隆、位高权重的支永最终被绳之以法。

06、任真定知府,施粥,兴修水利

喻茂坚任真定知府的一个腊八节,喻茂坚来到真元寺,与寺内大师一起施粥。

听闻知府大人要来施粥,真定百姓早早便在寺外排起长队。喻茂坚步出寺门,冲着风雪中捧着饭碗等候的百姓一一拱手,让每一位前来领粥的穷苦百姓都能喝上一口热粥。

当了真定的父母官,喻茂坚了解到北方极干旱,为彻底解决靠天吃饭的难题,他广泛查阅资料,询问同僚下属,四处走访村寨。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索和整理,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和道理。他下令召集各县知县前来知府衙门,共同商议应对干旱、解决缺水之良策。

大家在商议对策时,纷纷道出各地实情,力求得出万全之计。最后,大家一致赞同喻茂坚提出的标本兼治之策——兴修水利,改良灌溉!

喻茂坚随即下令动员:各县负责勘察辖内的河流、水塘;勘察清楚后,根据河流走向、蓄水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划。

喻茂坚鼓励各地百姓挖池蓄水。官员们开始带领百姓大力兴修水利、引水灌田、蓄水抗旱。

经过几年的水利整治,全府拓宽河流两条,连通水塘百余个,兴修蓄水池若干,彻底打通了旱涝保收的农耕命脉。

07、任河间知府,拒绝受贿,开源节流

1532年,喻茂坚出任河间知府。河间这里盛产的金丝小枣。喻茂坚赴任时赶上了在河间地区的打枣季,作为新任父母官,他被乡绅们邀请参加打枣仪式。

打枣这天,乡民们集体出动,妇孺们纷纷提着筐子或篮子。青壮男人则扛着一根根长木棍,枣林内外,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打枣仪式开始后,喻茂坚在乡民的簇拥下,举着系着红绸、扎着红花的竹棍,对着前方树枝上的一簇枣子猛地敲了过去,随即一阵“枣雨”便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

喻茂坚随手捡起一颗枣子,抚去表皮尘土便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品尝,不一会笑着称赞。

随着知府大人的顺利“开杆”,枣林外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乡民们齐呼:“打枣啰!打枣啰!”然后一窝蜂地涌进了枣林。

回到府中,亲随拿出一个锦袋递了上来。喻茂坚拆开一看,里面装着沉甸甸的白银,顿时脸色一沉:“这是哪儿来的银子?”

“回禀大人,此乃今日打枣的开杆银,是当地百姓孝敬您的。喻茂坚思虑了片刻道:“明日一早,给我原封不动地退回去!

针对当地小枣产业的这个现状,喻茂“对症下药”进行了良性改革。官府也没人再敢收取护卫银、陪同银了。

年底,喻茂坚在家设宴款待同僚。同知、驿丞等在席间半开玩笑地倒起了“苦水”。

开春过后,正是一年中公务最为繁忙的时节,府中一些官吏却纷纷告假,没多久衙门的公务便堆积了起来。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根源,喻茂坚利用自己南北任职建立起的广泛关系,与四川、浙江、陕西等地的官府联系,广开销路将本地的金丝小枣送去卖个好价钱。

尤其是浙江等地喜吃甜食,金丝小枣大受欢迎;同时,又采买了河间没有的东西回来卖,复又盈利。

由于两头都是官办,脱手快,压货少,一来二去,还盈利了不少。地方经济繁荣起来。

08、任贵州布政司左参平乱,开科考之路

1535年,喻茂坚出任贵州布政司左参政,擢升为从三品官员

经过一路长途跋涉,刚刚赶到贵州布政使司署衙,喻茂坚便接到快马急报:

雷公山一带,发生民变!数万之众的当地百姓,以凯里为中心,在雷公山麓聚集,声势巨大,准备往贵阳进发。

翌日清晨,喻茂坚亲率四千官兵,向雷公山区的凯里进发。出发前,他派出数名兵士赶往前线打探“军情”。

不久,前哨回报:“仅前面是青壮男丁,后面便是老弱妇孺,乡民们随身携带的多是生活物资,并无大量武器。”

喻茂坚严令兵马只许控制乡民队伍前行,并大力进行劝返,不得随意杀伐;同时,用计拿住领头之人,并向大家允诺会调拨粮食缓解灾荒之情。

为了信守诺言,喻茂坚决定立即启程赶往家乡四川,准备向天府之国借一批粮食。

途经重庆城时,得知贵州灾荒的情况后,重庆赵知府欣然同意借出五千石粮食以解燃眉之急。喻茂坚抱拳长揖。

为了让老百姓真正能够填饱肚子,喻茂坚亲身实地踏勘,详细了解贵州全境的自然资源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后再做判断。

历时大半年后,他风尘仆仆地赶回布政使司衙门,没顾上洗净一身风尘,便上书布政使大人:

贵州自古穷困落后,要防止民变,首先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然后再以诗书教化百姓。

具体的可用措施上,一是开办煤窑、石灰窑,增加百姓收入和当地税收;二是兴办学堂,启迪民智,培育人才。

在喻茂坚等人的争取下,朝廷同意贵州开办乡试!1537年,云贵二省解额——云南40名、贵州25名,各自开科;并置买卷田,为考生免费领卷。

喻茂坚因熟谙科考场景、程序与精髓,毅然担负起了“贵州开科”之重任,全权负责兴办州县学校、设置考场以及设立考试规制等事宜。

同年,贵州顺利举行了第一次省级科举考试——乡试。自此以后,当地教育事业逐渐蓬勃发展起来。

本省开科极大地提高了当地贫困落后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水平,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

09、查办世子,受赞赏

1545年,已过古稀之年的喻茂坚出任刑部左侍郎一职。同年,华中楚地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大事。

武昌巡抚与按察使联名上疏,奏报楚王朱显榕被其世子朱英燿所弑。

嘉靖帝之前收到的另一封奏疏显示,楚世子朱英燿报称,其父朱显榕近日中风猝死。

嘉靖帝顿时龙颜大怒,将两封奏疏丢在一起,命太监即刻传刑部喻茂坚和内阁几位阁老进宫商议处置之策。

几位大臣看过奏疏后,面面相觑,都没有吱声。嘉靖帝扫视一周,见喻茂坚欲言又止,便盯着他问道:“喻爱卿以为如何?”

喻茂坚郑重答道:“臣以为,须以事实为依据,以《大明律》为准绳,方能不偏不倚给出定论。‘’

随后,嘉靖帝命喻茂坚与司礼监太监温祥、驸马都尉邱景和锦衣卫都指挥使袁天章前往武昌,会同巡抚、巡按等官员核实情况、侦讯此案。

抵达武昌住进官驿后,喻茂坚即命随从卫兵护卫驿站,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不得有任何懈怠。

未待稍事休整,喻茂坚便连夜翻看卷宗,一番深思熟虑过后,决定传讯三名涉案之人。

第一人乃吴氏,朱英燿之母。她说朱英燿先天跛足、娶妻后却与楚王的宫人相好。

楚王得知后勃然大怒,楚王便逐渐萌生废嫡立庶之意。正月十五,朱英燿在缉熙堂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邀请父亲前来过节赏灯。

吴氏述称:众人一直喝到子时,楚王酒醉,责骂世子,父子俩遂发生争吵,互相推搡。估计是饮酒过量,楚王站立不稳,倒地身亡。

传讯的第二人刘金,曾是楚王府吏。他被楚王亲随朱恩检举,参与朱英燿弑父逆行。

刘金身材瘦小,一双绿豆眼转个不停,一副奸猾狡诈之相。他的口供却道出另外一番情形。

朱英燿意图毒杀其父,但楚王未有中毒迹象,只说膳食不佳,还责问厨房总管王喜保,并用酒壶将其打得血流满面、不支倒地。

大家劝阻时席间碗碟乱飞,混乱中,世子不小心砸中楚王头部,致其死亡。

喻茂坚正声道:“大胆!奸诈之徒,竟敢扯谎欺骗本官!你是如何与世子结交并混进王府伺候的,速速从实招来!”

原来,刘金曾因事被楚王打残逐出王府,故而怀恨在心。后寻得机会侍奉朱英燿,得到其信任重回王府。

楚王得知此事后,欲治刘金之罪。刘金大为惊恐,便向朱英燿央告,同时离间朱显榕父子,称楚王已有废立之意,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先发制人。

于是,几人商定,准备在翌年元宵节观灯时在王府内举事。

第三人则是楚王随从朱恩。朱恩述称:王喜保倒地后,朱英燿使了个眼色,屋外顿时发出一声炮响。

此时,刘金等人从后堂猛扑出来,将楚王双手拿住簇拥而出。庭外,一人手持铜瓜狠砸楚王头部,朱显榕随即闷声倒毙。

喻茂坚马上命人包围王府缉熙堂,搜出带血的铜瓜;同时,令仵作开棺验尸,楚王头骨破裂,确为硬物或钝器所伤。

朱英燿立刻被押至驿站,喻茂坚当堂审案:“楚王乃是你的生身父亲,世子为何会下此毒手?”

朱英燿咬牙切齿地答道:“父王平素教育儿子,非打即骂。不独如此,还偏爱宠妃,意欲废嫡立庶,此等奇耻大辱叫我如何忍得!”

回京后,喻茂坚与几位钦差一同向嘉靖帝汇报了查证的案情,并提出处置意见。

朝堂上,部分大臣为朱英燿向皇帝求情:望对世子从轻发落。嘉靖帝念及血脉亲情,也有从轻处理之意。

喻茂坚秉持公道,不徇私情,上疏皇帝据理力争:“‘楚王失人心,有法律约束;世子弑父,亦应以律法处之。今老臣等已查明真相,若圣上坚持偏袒宗亲,日后何以服众?”

最终,嘉靖帝采纳了喻茂坚的建议,朱英燿被押送至京城伏诛,按律焚尸扬灰,一众帮凶也都得到应有的惩罚。

10、先撤后打大败鞑靼

嘉靖中期,达延汗的孙子俺答汗势力不断壮大,对大明虎视眈眈,长期骚扰延绥诸边。

这日,正值傍晚时分,都指挥使大人朱长官紧急来访。朱长官急忙道:“俺答举兵,从河套出发,攻掠安塞,守军败走延安府,总兵迎战,艰难死撑。

喻茂坚立马吩咐幕僚摆上延安府地图,召集署衙上下共商对策。

对所面情势进行通盘考虑过后,喻茂坚提议:“咱们可先行后撤,主动放弃延安府,给等候援军赢得宝贵时间!待准备充分、再重新夺回延安府。”

当日,延安总兵便接到快马送达的“弃城后撤”密函,随即召集部下通知下去、做好部署,趁着夜色掩护延安百姓悄悄撤退……

鞑子军进城后发现,城内粮草净尽,百姓逃散,家家关门闭户,延安几近成了空城。

第三日深夜,月黑风高,万籁俱寂。火速赶来支援的明军集结整齐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近了延安城边。

子时开始,各路兵马按信号指示里应外合,只见一支烟花“咻”地射向夜空,隐藏在山顶的大炮一齐射向城中,整个延安便成为一片火海!

守城的鞑子士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四下逃窜,城中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厮杀声、呐喊声……巴哈见大势已去,只得带上贴身护卫仓皇逃走。

此战大捷过后,延安、西安城内大街小巷纷纷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军民士商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11、以身作则,修订《问刑条例》

喻茂坚自从政以来,长期与律法打交道,处理过数不胜数的刑事、民事案件,深感现行的《问刑条例》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

确需重新修订,以使其更加全面完整、合乎情理,从而达到更有效地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的目的。

于是,身为刑部首席长官的喻茂坚便命人将近六十年来由案例上升为条例的典籍全部清理出来。

每日处理完公务后便细细翻阅、认真摘录,茂坚整日埋在这故纸堆里亲自对照梳理。

他时不时唤来编修的人员,问询修改依据和理由,又时不时翻拣正统朝以来编修的条文,揣摩援引的法典是否正当、合适。

1548九月乙酉日,喻茂坚上疏称,前朝的《问刑条例》沿用五十多年,已有些不合时宜。

许多执法者故意歪曲法律条文之意,以达到徇私枉法之目的,希望前朝修订的一些条例形成新的法律,加以颁布施行。

嘉靖帝欣然同意了喻茂坚的请求,当即下诏命喻茂坚领衔重修条例,喻茂坚接到圣旨后,随即在全国挑选专业人士组建修例专班。

修例期间,喻茂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经常夙兴夜寐、废寝忘食;刑部衙门长期彻夜灯火通明,大小官员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在他的倾力主持下,《问刑条例》的修订得以稳步推进。鉴于喻茂坚推动完善律法有功,嘉靖帝特地派遣御前太监前往喻府进行封赏。

12、营救夏言,被贬

1548春,在严嵩的操弄下,嘉靖帝轻信谗言,将已经致仕的夏言逮捕入狱。

喻茂坚便开始竭尽全力开展营救。上朝时,他有意放低身段讨好嘉靖帝的近侍,请他们在御前替夏言多多美言几句。

同时,他还暗地联络已经退休的朝廷大臣,请他们联名上疏为夏言求情。

喻茂坚还不惧惹火烧身,亲自前往监狱探视,并警告狱吏们不得对夏言施以任何酷刑。

没过多久,鞑靼骑兵多处寇边的消息传至京城,皇帝和朝廷闻之甚为恐慌。

严嵩及其同党趁机发难,上疏请斩夏言,以弥祸端。嘉靖帝随即下令“斩勿赦”。

朝堂上,喻茂坚再次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奏请皇帝:“夏言纵有不是,然仅凭仇鸾一人之词,不足为据,还请圣上明察秋毫,保全夏言性命,徐徐图之。”

结果换来嘉靖帝的龙颜大怒:“朕早已言明,为夏言求情者,与夏言同罪!住口!”

同年秋,夏言于闹市被斩首,时年六十七岁,冒死进谏的喻茂坚非但没能救下夏言,反而让自己受到了牵连。尽管如此,喻茂坚并未感到后悔。

13、辞职回乡,授课,办书院

1549年闰九月,已七十又五的喻茂坚,越来越感到自己年老体弱、精力不济,便向朝廷上疏请求致仕还乡。喻茂坚在奏疏中言辞恳切。

嘉靖帝慰留再三,方允准其致仕,钦赐三代诰命。一路上,途经之地的老百姓闻知喻尚书大人将至,纷纷自发赶来送别。

喻茂坚自还乡后,儿子喻祯就一直希望父亲可以来自己所办的学堂授课。

这日晚餐,喻祯再次提及此事:“爹爹,您回来也有一些时日了。学堂里的学子,都望眼欲穿,盼着能聆听您的教诲呢!”喻茂坚爽快答应。

开课那天,学堂腾了最大的一间屋子作讲堂,底下高高低低的凳子整整齐齐地摆了十多排,偌大一个学堂,竟被挤得水泄不通。

喻茂坚走进讲堂后,满脸慈祥地与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交换了片刻眼神,方才喧闹嘈杂的课堂,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已是耄耋之年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着一壶清茶侃侃而谈,一上午的时光不知不觉便过去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老夫深信,你们当中定会有人习得满腹经纶,将来以锦绣文章行走天下……”授课结束时,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了整个学堂…

当时荣昌官办民办的学堂都有,却尚无一所书院。于是,经过一番思虑和考察,他决心在家乡筹办一所书院!

正当喻茂坚为兴建书院之事绞尽脑汁时,喻祯了解到父亲“以诗书课后生”的愿望。

他遂在当地举办了一场颇有规模的昌州书画展,将喻茂坚等喻氏族人的诗书画作品展出。

当日,书画展不仅吸引了本地的书法家、画家云集,大足、永川等周边县份的文人雅士、落第秀才也纷至沓来,展览所获收入均用于修建书院。

时任四川巡抚的故友兼族人喻时也出面大力支持,不仅带头捐出自己的部分积蓄,还建议喻茂坚将创办书院、福泽子孙之事向民间寻求支持和帮助。

喻茂坚遍访了荣昌本地一些士绅商贾,将修建书院的现实意义和对后代子孙的裨益娓娓道来。

喻茂坚依靠众士绅、商贾的帮助支持,同时变卖了自己的部分田产,终于筹集起了修建书院的大部分资金。

书院正式定名为“尔雅书院”,选址在荣昌路孔。落成剪彩那天,当地官员和社会名流尽数到场观礼祝贺。

此后,喻茂坚便长期在尔雅书院内教习子弟,传播自己的廉洁思想、法治理念以及为人为学理念,对后世子孙和当地百姓影响深远。

1566年,七月十五日,一代廉臣、明代法学家喻茂坚,端坐而逝,享年九十二岁。

祭奠喻茂坚的灵堂设在简朴的尚书府内,闻讯前来瞻仰、吊唁的老百姓络绎不绝。

喻茂坚清正廉洁,任地方官,战流寇,救女婴,拒收礼物,发展地方经济。

他仗义执言,犯颜进谏,积极营救夏言,查处楚王世子,妙计破鞑靼进犯,回乡办书院,他真了不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朝喻茂坚 ,清正廉洁,直言进谏,兴办书院,为民造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xojjtx.html